概念型教学法

    概念型教学法 :

由美国学者J.P.兰托夫(James P. Lantolf)带领的团队根据维果斯基学派提出的“系统理论–教学”(systemic-theoretical instruction)发展而来。按照概念型教学法的理论,二语习得过程是由外向内,即语言习得始于个体与外部社会成员的交际,通过群体互动,获得文化符号工具,继而转向个体内部的信息活动。在教学内容上,概念型教学法将语言概念作为外语教学的基本单位,如语法的时、体、情态、被动语态等;在教学方式上,概念型教学法主张教学要从概念出发,直接让学生学习概念的科学解释,再转向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在解释二语新概念时,可根据需要将二语与母语进行比较,以促进二语概念化知识的建立;在教学评估上,概念型教学法更加强调动态评估。在对概念型教学法的实践中,教学被分为5个阶段:解释、物化、交际活动、言语化、内化。①解释,是对语言中的某个概念进行系统说明。②物化,是将所教授的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的、形象的图式,以帮助学习者识解、言语化,最终内化概念性知识。③交际活动,是教师以帮助理解和运用物化图式为目标组织的以口头或书面语言为工具的互动活动。④言语化,要求学生用元语言描述语言概念本身。⑤内化,是通过语言模仿机制,实现个体从社会交流平台转移到个体内心心理活动平台的必要过程。概念型教学法理论和实践经过不断完善,已成为国际二语教学的热点。 

为您推荐

《文艺学新概念辞典》

《文艺学新概念辞典》:吕智敏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4月版。43万字。收录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文学特别是文艺理论研究中出现的新概念、新术语,以及这一时期介绍到国内的外国文艺学新概念、新术语。全书包括..

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

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 : 汉语中“小说”一词始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于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此处所说的“小说”,是指那些浅薄琐碎的言论,是与有关政治、哲学的大道理相对而言,与后世“小..

概念界定型的提问

概念界定型的提问:概念界定型的提问旨在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规则。这类提问有时简单得只有三个字:为什么?提问很简单,但它暗示了采访者的一种意愿,那就是无论对方的回答如何复杂,都希望去理解它。可能的情况是,答案不但..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文字干巴巴

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文字干巴巴:这是茅盾在《六〇年少年儿童文学漫谈》一文中对中国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的批评。这篇发表在《上海文学》1961年第8期上的着名论文,指出了当时儿..

概念的操作化(新闻)

概念的操作化:将抽象的概念定义转化为具体的、可能测度的统计的数据指标的过程。概念是构造理论、政策或意见的基本单位,任何一种理论、政策或意见都是通过几个最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而表达出来的。因此,调查研..

概念图书

概念图书:指专门帮助儿童形成概念,借以帮助他们有效学习的一类书籍。广义的概念图书包括基本概念图书与一般概念图书。狭义的则指基本概念图书而言。试以幼儿读物为例,图画字典与介绍动物、植物以及交通工具之类的图鉴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