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达 :
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慈溪。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26年追随国学大师黄侃,学习文字、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历任上海暨南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冯庸大学、中国大学、东北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民国大学等校教授。1947年开始,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第一、第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编委会委员等。
陆宗达从事学术研究数十年,在音韵学、训诂学、说文学、现代汉语乃至文学、经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建树。其中贡献最大、影响深远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说文解字》的研究上开创了当代“说文学”。清代以前的说文学是以“六书”为中心的,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开始贯通形音义的相互联系,但仍局限于逐字讲解,没有形成通论。陆宗达先后发表《介绍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的价值和功用》等,并于1981年出版专著《说文解字通论》。该书是第一部研究《说文》的通论性著作,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说文解字》的内容、体例、方法和在语言文字等诸多领域中的研究价值,同时也客观指出《说文解字》的历史局限。《说文》之学是传统“小学”的中心,陆宗达紧紧抓住这个中心进行多方面理论性阐释,特别是从本字、本义出发,形、音、义全面系联,并围绕同源字等难点深入探究,突破了“六书”研究的藩篱,体现出综合研究的特色。
二是在文献训诂研究上继往开来,使传统的训诂工作走向理论化。训诂学在传统语言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20世纪上半叶却曾经退出学术界,这对传承中国文化和发展汉语言文字学极为不利。陆宗达充分认识到训诂学的现代价值,率先致力于训诂学复兴。他于1957年发表《谈谈训诂学》,对训诂学的实质进行科学阐释,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1964年出版《训诂浅谈》,认为训诂学的任务不仅研究词义,凡与解释古书有关的章句以及古人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等都属于训诂学的范畴。该书作为训诂学的科普读物,联系实际,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迎;1980年,他在此基础上修订增补,出版了《训诂简论》。1981年开始,他主编了训诂学方面的专门集刊《训诂研究》,同时倡议成立训诂学会并出任第一届会长。此后他与王宁合作,致力于训诂学理论建设和训诂学知识的应用普及,发表的系列成果,如《训诂方法论》《古汉语词义答问》《训诂与训诂学》等,都以总结文献语言规律、探讨词汇语义的训解、推动传统语言文字学知识的普及和应用为主要宗旨。特别是《训诂方法论》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被认为是理论训诂学的第一部专著,其中提炼的许多训诂原理和方法至今为学术界奉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