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底层

    语言底层 :

两种不同的语言在互相接触竞争中,一种语言替代了另一种语言同时吸收了被替代语言的成分。替代的语言即为上层(superstratum)语言,被替代的语言即是底层(substratum)语言。

如西班牙语的音位系统中有巴斯克语的音位系统底层。巴斯克语是黏着语,西班牙语是分析语或综合语。一般认为巴斯克语是印欧人到来之前,欧洲大陆的土著语言。

“底层成分”与“借用成分”两者虽然都是指从一种语言渗透到另一种语言的成分,但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一,底层语言的产生必须有民族底层作为前提,即原有民族跟外来民族在同一个地域中共同生活,而借用则不必有此前提;其二,底层成分能渗透到语言结构,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而借用成分通常只见于词汇;其三,底层成分都是通过口头产生的,而借用成分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书面语输入;其四,底层成分的渗透更深入、更隐蔽,对语言研究意义更大。

语言底层理论是19世纪意大利语言学家J.H.布列兹托尔夫最先奠定的。20世纪以来西方研究语言底层的著作很多。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该理论认为在一种上层语言里可能残留底层语言的成分;底层语言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对上层语言产生影响;上层语言的演变与底层语言的影响有关;如果一个地区的语言被另一种语言所替代,那么前者就有可能成为后者的底层。

为您推荐

望文生训

望文生训 : 望文生训在古代传注书中时有发生。例如《史记·刺客列传》:“樊於期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唐代司马贞《索隐》:“腐亦烂也,犹今人事部可忍云‘腐烂’。”司马氏解误。这里的“腐”..

地域变体

地域变体 : 每一种语言都存在着许多变体,这些不同的变体综合而成某一种语言。如英语,依据其变异的地域特征可以有印度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纽约英语、西部乡村英语等不同的地域变体。 传统上对语言地域..

土话

土话 : 如上海话、南京话、厦门话、长沙话、广州话等都是地点方言。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历史时期的某一种内部一致的原始语(proto-language),因人口迁徙等原因被扩散到不同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化为不同..

地方普通话

隐语

隐语 : 最大的特点就是“非明示”性,不把要说的意思明确说出来,而借用别的词句来表达。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是一种语言变体,属于社会方言的范畴。它是一种亚社会群体的语言代码,也是一种非主流文化..

禁忌语

禁忌语 : 最早是从塔布产生的。“禁忌”这个词在国际上统称为“塔布”,源于中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语(英语译为Taboo),其含义是“神圣的”“不可触摸的”。塔布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本质的有..

套话

套话 : 从交际来看,套话属于“少交际信息”或“无交际信息”的语言,格式通常比较固定,任意套用,无明确的针对性。 套话有两种:一种是人际交往中的客套话,为表示客气、尊重等礼貌原则而使用的程式化词语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