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读(语言)

吏读(语言):

也叫“吏道”、“吏吐”、“吏头”、“吏套”、“吏札”。古代朝鲜民族创造的一种借用汉字音义来标记朝鲜语的特殊文字形式。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组词成句时服从朝鲜语的词序;二是实词进入句子时后附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这些语法成分也是借用汉字来标记。产生年代不迟于高句丽长寿王(413-491)时期。新罗神文王(681-692)时期鸿儒薛聪进行了整理,使之系统化。后发展为*乡札、*口诀。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初。

为您推荐

维吾尔文(语言)

维吾尔文(语言):中国维吾尔族使用的文字。维吾尔族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从十一世纪开始,由于伊斯兰教的传播,改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后称*察合台文。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和补充,形成了今天的阿拉..

标点符号(语言)

标点符号(语言):*标号和*点号的合称。一种文字体系的特殊成分。书面语用以表示停顿、语调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现代常用的标点符号根据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法》,共有十四种:句号[。]、逗号[,]、顿..

训民正音(语言)

训民正音(语言):也叫“正音字”、“谚文”、“反切”。现代*朝鲜文的前身。1444年1月,在朝鲜李朝世宗主持下,由郑麟趾等人创制的具有一套独特音素字母的拼音文字。拼写时以音节为单位组合成方块字。一个音节可三分为“初..

佤文(语言)

察合台文(语言)

察合台文(语言):拼写察合台语的文字。在阿拉伯字母形式*喀拉汗国文基础上发展而来。察合台语是十三世纪以后形成的以维吾尔语为基础的突厥诸民族书面语。察合台文采用了阿拉伯文的二十八个字母和表示元音ā、表示辅音..

俄文(语言)①

俄文(语言):苏联俄罗斯人和中国俄罗斯族使用的文字。十世纪于基里尔字母(KИPИЛЛИЫ)基础上创制的拼音文字。自左向右横写。有三十三个字母。其中十个为元音字母,二十一个为辅音字母,一个软音符号,一个硬音符号。字母..

朝鲜文(语言)

朝鲜文(语言):也叫“谚文”。朝鲜和中国朝鲜族使用的文字。朝鲜民族曾长期采用汉文作为书面语。后创造了一种借用汉字音义来标记朝鲜语的书面形式,即*吏读。1444年1月,在朝鲜李朝世宗主持下,由郑麟趾等人创制了*训民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