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法(语言)

正字法(语言):

文字的形体标准和书写规范。如汉字的整理工作:纠正错别字、规定简体字、淘汰异体字等。在中国习惯上也包括汉语拼音的书写规范和书写格式的准则。主要有字母拼写法和符号使用法两个内容。前者包括分词连写法、外来语的写法、同音词的处理等;后者包括大写字母的用法、短横的用法等。有人把后者叫做正词法(还有写法、拼写法等旧名称)。中国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确定了音节的拼写规则,1984年10月发表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原则(试用稿)》进一步规定了词的书写规则。标点符号的用法也归属于正字法。

为您推荐

正字法(语言)

正字法(语言):文字的形体标准和书写规范。如汉字的整理工作:纠正错别字、规定简体字、淘汰异体字等。在中国习惯上也包括汉语拼音的书写规范和书写格式的准则。主要有字母拼写法和符号使用法两个内容。前者包括分词连写..

官话合声字母(语言)

官话合声字母(语言):清末较重要的拼音字方案之一。1900年王照创制。仿日文假名,采用汉字笔画作字母,是清末各种笔画式字母中最早者。如“”(取“阿”字首笔)表a音,“”(取“必”字部分)表bi音。有声母五十个,称字母;韵母十..

文字双轨制(语言)

文字双轨制(语言):指同一种语言运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文字系统的现象。如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或称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是一种语言的两个变体,它们使用的文字有别,克罗地亚的罗马天主教徒所说的语言变体是用拉丁字母书写的..

复音字(语言)①

大篆(语言)

大篆(语言):汉字字体之一。狭义的大篆叫“籀文”或“籀书”。同“小篆”相对的比小篆笔画繁复的文字。一般认为,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中国西部秦国一带的文字,与西周晚期的金文一脉相承,但字体更匀称整齐,*石鼓文是其..

中国切音新字(语言)

中国切音新字(语言):清末拼音方案中最早的一种。卢戆章创制。1892年卢氏出版《一目了然初阶》,用“两字合切即成音”的方法,仿拉丁字母笔形制定字母五十五个。次年出版《新字初阶》。方案在厦门一带推行十多年。1906年:后..

笔势(语言)

笔势(语言):①同“笔意”相对。因书写工具、书写体式不同由笔意演变而成的符号化字形结构。笔势已脱离原始造字意图,无法反映字的本义。如楷化后的“因”,已不能体现其本义“重席”。由笔势推索笔意,是理解汉字形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