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语言)

隶书(语言):

①也叫“隶字”、“左书”、“八分”。汉字字体之。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云:“隶书者,篆之捷也。”秦始皇时,文书大增,为提高书写速度,一些书吏将篆书简化演变而成隶书。由于这种字体成于书吏(隶人)之手,故名。旧说隶书为秦时程邈所创。隶书发展至汉代逐渐取代小篆成为通行字体。历史上有*秦隶、*汉隶之分,这不光是时代上的分别,而且在字体上也有较大的不同。秦隶保留了较多小篆的形迹,不过是小篆的草率写法;汉隶美观规范,逐渐脱离小篆成为一种正式独立的字体。隶书用方折的笔画代替小篆不规则的圆转线条,字形方正平直,并改变了小篆的一些偏旁结构。它彻底改变了汉字的象形面貌,使之完全符号化,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从小篆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最深刻最重要的一次变革,被称为*隶变。②也叫“今隶”。指楷书。楷书由隶书发展而来,字形结构没有多大改变,只是逐渐将隶书的挑法波势改变成定型的勾撇。这种渐变过程开始不为人注意,唐代以前人们仍沿用旧称叫隶书,如《唐六典》:“校书郎正字掌雠校典籍、刊正文字,其体有五……五曰隶书。”这里的隶书即楷书。后人为和汉隶区别,故名。

为您推荐

《隶书入门》

《隶书入门》:顾建平编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1月版。134页。主要介绍隶书的起源、发展概况、笔画、部首、结构、章法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下列特点:一、运笔过程用一种新的、形象的表示法来代替传统的单线表示法;二、直..

《东汉碑刻的隶书》

《东汉碑刻的隶书》:王靖宪编着。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4月版。0.94万字。74幅图。收录东汉碑碣刻石隶书拓片74种。从历史角度客观地论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隶书这一书体在东汉趋于成熟的过程,以及书法艺术的一些发展规律..

《汉代碑刻隶书选粹》

《汉代碑刻隶书选粹》:葛慕森等着。北京出版社1992年3月版。467页。收入《五凤刻石》、《莱子候刻石》、《子游残石》、《景君碑》、《石门颂》、《乙碤碑》、《礼器碑》、《张景碑》、《孔宙碑》、《封龙山碑》、《华..

《邓石如隶书选》

《汉简隶书选》

《汉简隶书选》: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3月版。44页。从甘肃博物馆所藏《居延汉简》、《武威汉简》、《甘谷汉简》的木简书法中选编而成。入选的汉简,上起战国,下迄西晋,约700余年。其书或工整、或狂放、..

奇字(语言)①

奇字(语言):王莽时官定六书之一。许慎指出:“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从《说文》所举奇字看,大概是战国时流行于六国字形怪僻的字。如“”的奇字为“全”,“涿”的奇字为“”等。..

隶书(语言)

隶书(语言):①也叫“隶字”、“左书”、“八分”。汉字字体之。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云:“隶书者,篆之捷也。”秦始皇时,文书大增,为提高书写速度,一些书吏将篆书简化演变而成隶书。由于这种字体成于书吏(隶人)之手,故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