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簋(语言)①

班簋(语言):

西周穆王时贵族毛公班所作簋。簋铭一百八十二字。记毛公班帅师伐东国戎之事。穆王伐东国,史无记载,铭文内容,可补史籍不足。

为您推荐

铜器辨伪(语言)

铜器辨伪(语言):辨明铜器的真伪。铜器作伪《韩非子》已见记载,而作伪成风则是宋代以后的事。清乾嘉以前,一般是据宋人着录仿铸器铭。乾嘉以后,作伪主要集中于铭文。或在伪器或无铭器中嵌入真铭,或在真器上伪造器铭与花纹,或..

中山王兆域图(语言)

中山王兆域图(语言):中山土的葬域平面图。铭文四百多字。于中山王的修墓诏书、宫垣及坟茔所在地、建筑各部分的名称、大小、位置等,都有详细记载。铭文与图中的宫、堂线条均用金银嵌成,极精美。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中国古代..

通假(语言)

通假(语言):也叫“通借”、“假借”、“同音借用”。古书中以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如《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借“罢”为“疲”。通假有三种情况:(1)同音。如借“畔”为“叛”。(2)双声。如..

考释(语言)

马王堆帛书(语言)

马王堆帛书(语言):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帛书。帛书分整幅(约四十八厘米)和半幅(约二十四厘米)两种。半幅的卷在作轴的木板上,整幅的折叠成长方形藏在一个漆奁里。帛书经拼缀复原,共二十八件,约十二万字,均为..

石鼓文(语言)

石鼓文(语言):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字刻在十件鼓形石头上,每石四面环刻四言诗一首。原应有六百余字,现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的石鼓上仅存三百余字,其他字均已残失。据最早的宋拓本予以拼复,亦仅得五百零一个字。石鼓于..

中山王鼎(语言)

中山王鼎(语言):中山国第五代国君所作鼎。鼎铭四百六十九字,是现存最长的战国铭文。在赞扬相邦“赒”的功绩和告诫嗣王吸取燕王哙让位给相国“子之”以致国亡身死的教训时,涉及不少史籍缺载的事实。文辞美丽,句式整齐,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