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宫”说(语言)

“康宫”说(语言):

唐兰对西周金文断代所提学说。它认为,西周金文中的“康宫”是康王的宗庙,因此,凡有“康宫”出现的铜器,都一定是康王以后之器。这种学说还认为,西周文中的“康邵宫”、“康穆宫”、“康宫太室”和“康刺宫”等,也分别为康王庙里的昭王庙、穆王庙、夷王庙和历王庙,凡有“康某宫”出现的铜器,也必定是该王以后之器。唐兰曾经以此为标尺,对一大批铜器的所属年代进行重新论定,其观点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为您推荐

同文卜辞(语言)

同文卜辞(语言):为同一件事而占卜的文辞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卜辞。如《甲骨文合集》(一一四九七)“乙巳夕于西”和《甲骨文合集》(一一四九八)“乙已夕设于西”即为同文卜辞。同文卜辞有刻于一版甲骨上的,也有刻于数版甲骨..

语例分析断代法(语言)①

语例分析断代法(语言):根据铭文所用词语的时代特征推定铜器所属年代的方法。如“日”、“肜日”一类祭名独见于商铭;称父为“考”独见于西周;“择其吉金自作某器”之语盛行于春秋战国,等等。..

第三期卜辞(语言)

第三期卜辞(语言):也叫“廪康卜辞”。指廪辛、康丁时代的甲骨卜辞。董作宾提出,廪辛、康丁卜辞为第三期卜辞,他列为第三期的卜辞有现在所谓何组卜辞及一部分无名组卜辞。陈梦家认为廪辛、康丁卜辞是可分的,比较起来,康丁卜..

历日推算断代法(语言)

彡祭(语言)

彡祭(语言):周祭的五种祭祀之一。“彡”及“彡日”祭举行的日子是在与先王、先妣庙号同干的那天,“”、“日”及“翌”、“翌日”祭亦然。卜辞中还有“彡夕”祭,在“彡日”祭的前一天举行;又有“彡龠”祭,在“彡日”祭的后..

占辞(语言)①

占辞(语言):卜辞中记载根据卜兆所作出的判断的部分。如《甲骨文合集》(七〇九):“庚戌卜,亘贞:王弗疾。王固曰:勿疾。”“王固曰:勿疾”即为占辞。..

第四期卜辞(语言)

第四期卜辞(语言):也叫“武文卜辞”。指武乙、文丁时代的甲骨卜辞。董作宾列为第四期的卜辞有现在所谓历组卜辞、自组卜辞、子组卜辞、午组卜辞以及一部分无名组卜辞。后来,有的学者认为自组卜辞、子组卜辞等都是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