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字正例必兼会意(语言)

形声字正例必兼会意(语言):

声训条例之一。由声符可以直说字义的形声字,其形声兼有会意。所谓正例,就是由声符可以直说字义的,如“翖”为羽曲,从羽句声。“句”本有曲义,不待假借,即兼会意。至于形声字声符无义可说者,黄侃以为可分两类,一类是以声命名的,如“驾鹅”声符“加我”是仿效鸣声,本身无意义可说。另一类是形声字声符为假借的字。如《说文》:“禄,福也。”禄从录声,《说文》:“录,刻木录录也。”“刻木录录”和“福”的意义引申不能相通,“福”义而从“录”声,必是声符假借的关系。古时田猎获羊是有福的,所以祈求能获羊,造“祥”字,《说文》:“祥,福也。”田猎获鹿也是有福的,所以祈求能获鹿,造“禄”字。声符本应是“鹿”,用“录”字假借,遂成“禄”字。

为您推荐

形声➀

形声:文字学名词。传统六书之一。亦称“象声”、“谐声”。指以一字代表新字事物的类属,作义符;以一字代表新字的读音,作声符,结合义符声符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许慎《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会意➀

会意:文字学名词,传统六书之一。亦称“象意”。指并合两个(或几个)相关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许慎《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如“步”字,由两个“止”字会意,表示..

会意(语言)①

会意(语言):也叫“象意”。六书之一。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并会合其意的造字法。《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武从止戈会意,信从人言会意。又如:“解”从刀判牛角会意,“森”从三木会意。..

形声(语言)

形声字正例必兼会意(语言)

形声字正例必兼会意(语言):声训条例之一。由声符可以直说字义的形声字,其形声兼有会意。所谓正例,就是由声符可以直说字义的,如“翖”为羽曲,从羽句声。“句”本有曲义,不待假借,即兼会意。至于形声字声符无义可说者,黄侃以为..

犹(语言)

犹(语言):训诂术语。其用法有五:(1)用于解释同义词、近义词。如《诗·召南·羔羊》:“羔羊之革。”毛传:“革犹皮也。”(2)用引申义释本字。《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歧注:“老犹敬也..

校(语言)

校(语言):注疏体式之一。指考核古书。包括:(1)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如正考父的校《商颂》。(2)校对文字,改正脱误。如子夏读“三豕渡河”,谓“三豕”当作“己亥”。刘向父子校群书,则两者兼而有之。训诂家注解古书往往都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