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次序(语言)

训诂次序(语言):

指解释古代词义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普通到专门的几个阶段。依照黄侃的说法:“求训诂之次序有三,一为求证据,二为求本字,三为求语根。”这一次序,与训诂学史的发展程序,也是吻合的。大致说来,经秦火之后,汉唐重在证据的寻求;汉唐之后,由于词义的区别渐趋严格,各有专属,少用通假,故清乾嘉之际对于古书本字的考定,成就颇大;到达近代,学者对语根的探索则给予较为密切的注意。

为您推荐

训诂通论

出版时间:1992-11 训诂通论 : 中国训诂学著作。吴孟复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吴孟复,中国安徽庐江县人,毕业于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安徽教育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唐宋八大家概述》、《古书读校法》等。..

训诂学概论

出版时间:1992-11 训诂学概论 : 中国训诂学著作。齐佩瑢著。初版于40年代,1984年中华书局重版。齐佩瑢(1911—1961),中国当代语言学家。河北井陉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留校任教多年。后在天津河北师范..

训诂简论

出版时间:1992-11 训诂简论 : 中国训诂学著作。陆宗达著。1980年北京出版社出版。陆宗达(1905—),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字颖民,浙江慈溪县人。曾先后在上海暨南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东北大学等校任教。现任..

《毛诗训诂研究》

训诂学②

训诂学 : 我国传统语言学部门之一,以研究、解释古代书面语言的语义为主的专门学科。“训诂”也单称“训”或“诂”,“诂”又作“故”。训诂包括解释词语、疏通文意、讲解语法、说明修辞现象、阐述文章思想等,但以语义..

训诂学要略➀

训诂学要略:训诂学书。今人周大璞着。全书分绪言、训诂源流、训诂体式(上、下)、训诂条例、训诂十弊6个部分。对训诂的名称、内容、分类及条例、格式、术语作了比较明晰的解释。尤其以历来训诂实践中的十种弊端,从反面..

训诂➀

训诂:亦作“训故”、“诂训”、“故训”,是中国古代一种对文献语义的解释工作。即用明白易懂、众所周知的语词,去解释因时、空关系或其他原因造成费解的古文献语词。就其形式而言,可分为形训、声训、义训。参见“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