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语言)

训诂学(语言):

①指一切解释现象。其含义与“训诂”相当,包括解释语词、典制名物和给某部书作出注解,或者编成字典词典等,甚至包括后代的文献学、校勘学。其系统性、科学性较差。“传统训诂学”属之。②指研究全面解释文献语言的方法、原则、规律的科学。注重研究词义系统与源流、词义发展及演变的规律。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训诂的产生、发展和今后的方向;研究古代的训诂着作,批判地继承古代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吸取语言学其他部门研究的最新成就,不断丰富训诂理论和方法,使它走向科学化。训诂学的主要作用有指导语文教学、古籍整理、辞书编纂等。③训诂学书。(1)洪诚着。分绪论、与训诂有关的书面上的基本情况、阅读必须掌握的基本规律、读注、作注、总结——训诂学几个重要原则等六章。语皆有据,时有发明。是作者几十年训诂实践的经验总结,对阅读古籍和训诂实践皆有指导作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7月初版。(2)杨端志着。殷焕先校订。上、下两篇,各为一册。上篇九章,叙述训诂的体裁、格式、内容和方法,介绍训诂常用术语和训诂工作必备的知识——古书有关条例。下篇五章,讲训诂学史。书末附参考书目。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3)郭在贻着。十章。作者总结了训诂学的研究成果,益以己见,从新的角度较系统深入地论述了训诂学的基本问题,阐述了一些新见解,增添了一些新内容,专章论述训诂学的新领域——汉魏六朝以来方俗语词的研究(第九章)。选择例证,从传统的经史传注扩展到诗词曲赋、小说笔记、释道经藏各类古籍,且多为作者潜心研究所得,精审确切。书后有两个附录:(1)训诂学参考文献要目。(2)俗语词研究参考文献要目。分门别类地介绍了训诂学诸方面的主要着作和论文,指明了俗语词研究的原始材料和研究线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初版。

为您推荐

训诂通论

出版时间:1992-11 训诂通论 : 中国训诂学著作。吴孟复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吴孟复,中国安徽庐江县人,毕业于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安徽教育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唐宋八大家概述》、《古书读校法》等。..

训诂学概论

出版时间:1992-11 训诂学概论 : 中国训诂学著作。齐佩瑢著。初版于40年代,1984年中华书局重版。齐佩瑢(1911—1961),中国当代语言学家。河北井陉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留校任教多年。后在天津河北师范..

训诂简论

出版时间:1992-11 训诂简论 : 中国训诂学著作。陆宗达著。1980年北京出版社出版。陆宗达(1905—),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字颖民,浙江慈溪县人。曾先后在上海暨南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东北大学等校任教。现任..

《毛诗训诂研究》

训诂学②

训诂学 : 我国传统语言学部门之一,以研究、解释古代书面语言的语义为主的专门学科。“训诂”也单称“训”或“诂”,“诂”又作“故”。训诂包括解释词语、疏通文意、讲解语法、说明修辞现象、阐述文章思想等,但以语义..

训诂学要略➀

训诂学要略:训诂学书。今人周大璞着。全书分绪言、训诂源流、训诂体式(上、下)、训诂条例、训诂十弊6个部分。对训诂的名称、内容、分类及条例、格式、术语作了比较明晰的解释。尤其以历来训诂实践中的十种弊端,从反面..

训诂➀

训诂:亦作“训故”、“诂训”、“故训”,是中国古代一种对文献语义的解释工作。即用明白易懂、众所周知的语词,去解释因时、空关系或其他原因造成费解的古文献语词。就其形式而言,可分为形训、声训、义训。参见“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