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无复辅音声母说(语言)

古无复辅音声母说(语言):

关于上古声母的学说。唐兰《论占无复辅音凡来母字古读如泥母》反对古汉语有复声母说。此文针对林语堂《古有复辅音说》中提出的论据逐条加以反驳,进而提出复声母不能成立的三点理由:(1)“中国语言与文字之关系言之,不能有复辅音……盖中国字只表单音,即极轻微之语声,亦以一字表之,吁之所代表者一音也,于戏所代表则二音矣,邹字为一音,缓言之为邾娄,则以二字表二音矣,近代北方语语尾之r音,以汉字写之,必作儿字。凡此可知一音必作一字、即一字只表一音也”;(2)“由现代尚保存之较古语音足以证明古之无复辅音。如脸字以佥声,本当在k母(《集韵》训颊尚在k母),而今世俗语之脸面,则已变为力减切矣。此由k变l例证之尚存者。末见有复辅音为之枢纽也”;(3)“同一主谐字中所谐之字k、t、p、l往往并见杂出,足以证明其必不由于复辅音也。如谐兼k者、有嫌x、有廉l,又有赚t……将谓其语根兼有此诸音而为ktpl-乎?古今中外,无此唇吻也。将谓各有其kl-、tl-、pl-,或xl、gl-、dl-、sl-、bl-、ml-之语根而偶然同取一符号乎?则是谐声系统乱杂无章,而与其他谐声现象之有常例者为矛盾矣。将谓每字只以一种复辅音为主,其余皆变例乎?则其假设根本失败,盖k、t、p之互通,与k、t、p与l之互换,其于普通发音学理所不易说明者略同,又何用此纷扰为耶?然则复辅音之假设,虽似新奇而实无稽也”。后来刘又辛《古汉语复辅音说质疑》,提出一些新论据和解释椎阐此说。

为您推荐

声母➀

声母:音韵学名词。又称为“声纽”、“音纽”,或简称“声”或“纽”。指每个汉字音节的第一个音素。以辅音作为声母为常例,如,东(dōng)字的d[t];天(tiān)[t′ian]字的t[t′]。然亦有以元音开头之音节,如:鹦(īng),习惯上称此..

上古送气声母为后起说(语言)

上古送气声母为后起说(语言):美国白保罗所提学说。白保罗《汉藏语概要》(1972年)及其后论文认为,上古汉语或原始汉语有前缀系统,这可以从不同的途径看到,首先是声母的送气与否。根据李方桂的研究,藏文中送气与不送气辅音的..

声母与声调的关系(语言)

声母与声调的关系(语言):音韵学研究内容之一。包括配合关系和音韵演变的条件关系。前者指汉语中声母与声调的配合是有规律的。后者指声母对声调的影响。以《广韵》的声母与今北京话的声调相对照,可以看出古声母清浊与今..

声母与韵母的关系(语言)

复辅音声母(语言)

复辅音声母(语言):也叫“复声母”。由复辅音组成的声母。如麻窝羌语[zdm](云)中的[zd],贡山独龙语[spla](粘住)中的[spl];鼻音加部位同而发音方法不同的辅音的声母也可认为是复辅音声母,如拉卜楞藏语[nda](箭)中的[nd]。塞擦音声母一..

单声母(语言)①

单声母(语言):由单一的音素充当的声母。如普通话“单”dan中的d[t];塞擦音声母也属于单声母,如广州话“州”[tu]中的[t∫];前带同部位的微弱鼻冠音的声母也被视为单声母。如潮州话“闻”[mbuη]中的[mb]。..

声母(语言)①

声母(语言):简称“声”。汉语音节的开头部分。一般由辅音充当。如普通话“中”zhong、“国”guó两音节中的zh[]、g[k]。声母也可以具有零形式,即零声母。对汉藏语系的其他语言及汉藏语系以外的某些语言,习惯上也可使用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