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重音说(语言)

一字重音说(语言):

章炳麟《国故论衡》所创学说。章氏认为汉字本一字一音,可是在某些古籍中显示了一字二音的例证,如:(1)鵕读曰私鈚头;(2)字兼有悉二音;(3)侥字兼有焦侥二音;(4)廌字兼有解廌二音;(5)廌字兼有牂二音;(6)勉字兼有勉二音;(7)诎字兼有诘诎二音;(8)字兼有箸二音;(9)逮字兼有唐逮二音;⑽越称于越;(11)邾称邾娄等。此中除第一条外,都是第二音节字为本字,前一音节是所谓借音字。章氏说“远溯造字之初,必以一文而兼二音,故不必别作彼字”。章氏所举的一字重音现象,有些显然是复声母的表现。对研究古汉语的复声母和词头理论有一定参考价值。

为您推荐

逻辑重音(语言)

逻辑重音(语言):也叫“对比重音”、“强调重音”。语句重音的一种。用来强调句子中某些词语的重音。它可以重叠在词重音或语法重音之上,也可以在词的非重音音节上加强,使原来的词重音和语法重音受到影响。由同样同语组成..

语法重音(语言)

语法重音(语言):也叫“意群重音”、“节律重音”、“正常重音”。语句重音的一种。根据句子语法结构的特点而重读的音。一般按照句子的语法结构关系,大致可以确定它的位置。如普通话中,一般短句子的谓语比主语说得重些,如..

语句重音(语言)

语句重音(语言):简称“句重音”。语句中为表现说话目的而重读的音。与词重音不同的是,词重音落在一个词的某个音节上,而它是落在一句话里的某些词上的,有时还会落在一段话里的某个句子上。它随着说话的目的和句子内容而变..

词重音(语言)

重音(语言)

重音(语言):语言中重读的音。历来认为英语、俄语等重音语言形成重音的关键是发音时用力(特别是呼吸力量)较大,增加声音的强度,受其影响,同时有音高、音长的增加,有时也有音色的变化。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些语音学家通过实验..

一字重音说(语言)

一字重音说(语言):章炳麟《国故论衡》所创学说。章氏认为汉字本一字一音,可是在某些古籍中显示了一字二音的例证,如:(1)鵕读曰私鈚头;(2)字兼有悉二音;(3)侥字兼有焦侥二音;(4)廌字兼有解廌二音;(5)廌字兼有牂二音;(6)勉字兼有..

古无舌上音说(语言)

古无舌上音说(语言):也叫“古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说”。清代钱大昕所创关于上古声母的学说。钱氏《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认为上古汉语中只有舌头音,没有舌上音。除了列举少量谐声字外,主要依据是:(1)异文。如《尚书·禹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