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语言)

词类(语言):

按语法特点分出来的词的类别。词的语法特点主要指词的组合能力,造句功能和变化形式。有的语言,如印欧语,可以借助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汉语形态不丰富,划分词类主要根据词的语法特点。由功能或形态划分出来的类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共同点,所以意义也常用来作为划分词类的参考标准。同类的词往往有不同的个性,所以可以在词的大类下面划分出几个小类;异类的词又往往有某些共性,所以可以把不同的词类归并为一个大类。汉语的词类系统一般是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组成。它们分别可以按不同的标准作进一步的细分类,如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等。它们又可以归并为较大的或概括性强的大类,如将名词、数词、量词和代词(一部分)归入体词,动词和形容词归入谓词。再往上把体词和谓词归入实词,其他的词归为虚词,以体现词类划分的层次性。分别词类还可以看其成员是否可以列举而分为封闭的类和开放的类,前者包括代词、数词、介词等,后者包括名词、形容词和一般动词。词是有定类的,一个词有一个固定的类属,如“人”为名词。但有些词兼有两类或三类词的语法特点,这是各个语言里都存在的现象,分类时难以避开。有人把这种现象为词类转用或词类活用,有人称这种词叫中介词,如具有名词和动词特点的动名词“调查”、“学习”,也有人称跨类词或兼类词。

为您推荐

词类语法性质(语言)

词类语法性质(语言):一类词的全部的语法性质。其中包括这一类与那一类共有的大类的语法性质。如可以作谓语、主语、定语、宾语、状语,可以带宾语和动态助词“着”、“了”、“过”,可以用“不”或“没”否定,这是动词的语..

词类(语言)

词类(语言):按语法特点分出来的词的类别。词的语法特点主要指词的组合能力,造句功能和变化形式。有的语言,如印欧语,可以借助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汉语形态不丰富,划分词类主要根据词的语法特点。由功能或形态划分出来..

能愿动词(语言)

能愿动词(语言):也叫“助动词”。表示可能或意愿的动词。语法特点是:(1)可以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表示疑问;(2)可以单说;(3)大多能与程度副词组合;(4)只能带谓词宾语,不能带体词宾语;(5)不能重叠;(6)不能带动态助词“着”、“..

专有名词(语言)

向(语言)

向(语言):也叫“价”。动词联系名词性词语的能力。在具体话语中,通常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名词性成分与动词同现,这种同现的名词性成分是由动词的向决定的。同现的名词性成分对于句子结构的完整、表达的准确,有决定性的影响..

双宾语动词(语言)

双宾语动词(语言):也叫“给取动词”、“交接动词”。及物动词的一类。能带一个近宾语和一个远宾语的动词。根据意义可分:(1)“取”类。表示从某人那里取得某物。如“市场管理员罚了他五十块钱”。(2)“给”类。表示给某..

集合名词(语言)

集合名词(语言):名词的一类。表示集合概念意义,前面不能加个体量词的名词。如“父母”、“子女”、“师生”、“亲友”、“军火”等。这类名词前面只能用表示群体的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如“一部分师生”、“一些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