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儒耳目资(语言)

西儒耳目资(语言):

音韵书。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来华传教士金尼阁撰。为西方来华传教士学习汉语而作。用二十九个罗马字母标记汉语音素,并有详细分析汉语音韵的内容。声类中保留微母,亦分尖团。韵母中〔-m〕尾并于〔-n〕尾,官、关二韵的界限已动摇。声调为阴、阳、上、去、入五类。此书用西方语音理论对汉语音韵作出系统的分析,对等韵学很有影响,书中用罗马字母所记当时语音,亦是难得的资料。刊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

为您推荐

《耳目记》

《耳目记》:笔记。唐张鷟撰。一卷。鷟有《朝野佥载》已着录。是编记故事二十三则,每则多至二三百字,少则二三十字。多为唐武周时事,如酷吏专事罗织,刑戮残忍,贪财好淫,食人精肉,少有灵异怪诞,乖戾时事。书中有记开元以后事,当为..

“耳目喉舌”论(新闻)

“耳目喉舌”论:对各种将新闻媒介视为耳目喉舌的新闻观点的统称。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使用“耳目喉舌”的概念,用于表述报刊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国,梁启超于1896年最早将报刊“去塞求通”的功能用“耳目喉舌”..

西儒耳目资(语言)

西儒耳目资(语言):音韵书。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来华传教士金尼阁撰。为西方来华传教士学习汉语而作。用二十九个罗马字母标记汉语音素,并有详细分析汉语音韵的内容。声类中保留微母,亦分尖团。韵母中〔-m〕尾并于〔-n〕尾,官、..

韵法直图(语言)

古音辨(语言)

古音辨(语言):古音学书。宋代郑庠撰。佚。《通志堂经解》中宋末人熊明来《熊先生经解》录其古韵六部,为上古韵分部之始。其韵部系归并《广韵》之部所得。六部为:(1)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欢山先仙;(2)东冬钟江阳唐庚耕清青蒸..

毛诗古音考(语言)

毛诗古音考(语言):古音书。四卷。明代陈第撰。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本书以“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为古音研究的根本思想。认为《诗经》用韵所据,是古人固有的读音。后人所谓“叶韵”之字,只是古音..

韵补(语言)

韵补(语言):古音书。五卷。宋代吴棫撰。以古韵“通转”说,分析《广韵》二百零六韵在先秦古韵中的离合异同。据作者之论,可归纳出古韵九部。其书受宋代“叶韵”说影响,韵部分合互有抵牾;引据韵例又及近人诗句,至体例不纯。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