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合集(语言)

甲骨文合集(语言):

古文字书。十三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郭沫若主编,胡厚宣任总编辑。着录有字甲骨四万一千九百五十六片,前十二册均为拓本,第十三册为摹本。搜集资料广泛全面,凡国内已着录之甲骨文材料、公私收藏的各种甲骨拓本以及甲骨新拓本,收罗基本齐备,流于国外的亦收录不少。且经科学整理和合理选择,删除重片一万四千余,缀合断片二千余版。凡甲骨刻辞中文句完整或比较完整者,文句虽有残缺但内容较为少见者,皆予收入,是甲骨文发现以来的甲骨文资料总汇。编排采用先分期再分类的方法,分为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等五期;每期中又分为:“阶级和国家”、“社会生产”、“思想文化”、“其他”等四大类;“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战争”、“方域”、“贡纳”、“农业”、“渔猎、畜牧”、“手工业”、“商业、交通”、“天文、历法”、“气象”、“建筑”、“疾病”、“生育”、“鬼神崇拜”、“祭祀”、“吉凶梦幻”、“卜法”、“文字”、“其他”等二十二小类。所有刻辞依内容各归其类,一版多辞的则据其内容重要者归入某类,其余的另行说明。凡同文的卜辞,则依卜序排在一起;一骨的正面、反面和骨臼也编为同号,为利用和研究者提供了全面而科学可靠的资料。是八十年来甲骨文发现和研究的总结。编辑工作从1960年正式开始。1979年10月起中华书局出版,到1983年1月全部出齐。本书还将编辑《释文》和多种索引,另行出版。

为您推荐

甲骨文字研究

出版时间:1992-11 甲骨文字研究 : 中国文字学著作。郭沫若(见“青铜时代”)著。1931年大东书局影印出版。本书经过几次出版,内容有所变动。1962年科学出版社的校改本分为3个部分:1.“甲骨文字研究序录”;2.“释..

甲骨文字释林

出版时间:1992-11 甲骨文字释林 : 中国文字学著作。于省吾著。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于省吾(1896—1984),中国当代学者,辽宁省海城县人。1919年毕业于沈阳国立高等师范。曾在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故宫..

甲骨文字集释

出版时间:1992-11 甲骨文字集释 : 汇集诸家殷墟甲骨文字考释的工具书。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辑,1965年出版,1971年再版。作者李孝定,现在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本书共8..

甲骨文编

甲骨文②

甲骨文 : 又叫卜辞或殷墟文字;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作为祭礼或占卜的特殊文字。商朝灭亡后,这些资料被长期埋没在废墟中。1899年,第一批殷墟遗物出土时,同时发现大量甲骨片,为研究上古史、汉语史增加..

中国最早研究甲骨文的专着

中国最早研究甲骨文的专着:是清末文字学家孙诒让(1848-1908)撰写的《契文举例》。刘鹗《铁云藏龟》出版后影响甚大,孙诒让对此书十分惊叹,将该书中的一部分甲骨卜辞的内容研究出一个梗概,于1904年撰成此书,由上海蟫隐庐石印..

中国最早的甲骨文专着

中国最早的甲骨文专着:是清末刘鹗编纂的《铁云藏龟》。刘鹗(1807-1909),字铁云,号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人。甲骨文,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殷商时代的文字,因其与卜占祭祀有关,又称卜辞,它是研究我国商代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光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