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语言)

应用语言学(语言):

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来解决其他科学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专门研究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如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的教学。广义的应用语言学除研究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外还研究同科学技术有关的一切语言文字问题,如机器翻译、言语损伤治疗、信息传递和通讯联系、情报自动检索、文字的创制和修订、词典编纂、翻译、速记等。更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把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也包括在内。

为您推荐

《唐宋诗词常用语词典》

《唐宋诗词常用语词典》:卢润祥编着。湖南出版社1991年1月版。40.7万字。收唐宋诗词中常用语词3000余条。实词、虚词、典故兼收,弥补了某些专着只收特殊词汇的不足。由于关联到语言的继承和发展,也收入一些先秦、两汉、魏..

专门用语(术语、行业语)

专门用语(术语、行业语):指某一门学科或某门行业使用的词语。如氧化、海拔、纬度、回归线、年轮、雨量、网膜等等,通常又叫作术语。另有一些专门用语,通行的范围一般限于一定的行业之内,通常叫做行业语。如“皴”(国画的..

《书法题词用语辞典》

《书法题词用语辞典》:董文等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版。67万字。共收词目4000余条,所涉典籍上起先秦下至当代,重点在先秦诸子、儒家经典、历史名着及历代作家诗文集。条目按内容分8大类47小类。条目为全篇者,均于..

应用语言学(语言)

时态逻辑(语言)

时态逻辑(语言):自然语言逻辑的分支学科。研究含有时态词的命题及其推理的逻辑。是现代逻辑和自然语言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时态命题的特征、时态命题的类型、时态命题的真值、时态命题间的关系及其推理等..

替换框架(语言)①

替换框架(语言):语言教学中使用的表明短语或句子结构的一系列空格,这些空格中可以填充有共同性质的各种词语。如:..

格列林—纳尔逊悖论(语言)

格列林—纳尔逊悖论(语言):语义悖论之一。1908年由格列林与纳尔逊(L.Nelson)共同提出。其内容是:某一事物或某一属性p,如果它本身不属于该事物或不具有该属性,即p不p,则p称为它谓的,否则称为自谓的。把一切它谓的事物或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