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切韵(语言)

五音切韵(语言):

西夏文韵书。始编纂于西夏早期西夏文创制不久,早于1070年(天赐礼盛国庆元年)。作者不详。现存各种写本皆残。分韵表和韵图两部分。韵表为一声类一表,每表纵行为韵横列为声母,共九个表;韵图是每韵一图,每图自右而左以声分为唇、舌、牙、齿、喉五格,上下共分九段,前四段为开、合口清音,五、六段为来、日母音,七、八段为平、上声韵代表字,共一百零五图。该书受汉、藏韵书的影响,以西夏文韵书《文海宝韵》为基础编成,其中还采用了汉语音韵学的术语和分析方法,是西夏人分析研究西夏语语音的重要着作。

为您推荐

[四书]五音

[四书]五音:中国古代五声阶中的五个音级。 亦叫五声。《周礼·春官·大师》:“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五音中各相邻两音间之声程,除角与徵,羽与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其余均为大二度。 《孟子·离娄..

五音戏

五音戏:又名“五人戏”,俗称“秧歌腔”。地方戏曲的一种。流行于山东济南、章丘、淄博一带。由民间秧歌、花鼓发展而成。因早期每个班社只有演员五人,故称“五人戏”。1934年上海百代公司为着名演员邓洪山录制唱片时,因山..

五音(语言)

五音(语言):①古代汉语五类声母的总称,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最早见于《守温韵学残卷》、《玉篇》所附《五音声论》及《广韵》所附《辨字五音法》,均与等韵图的分类不完全相合。后代又细分为七音、九音等,习惯..

五音集韵(语言)

五音切韵(语言)

五音切韵(语言):西夏文韵书。始编纂于西夏早期西夏文创制不久,早于1070年(天赐礼盛国庆元年)。作者不详。现存各种写本皆残。分韵表和韵图两部分。韵表为一声类一表,每表纵行为韵横列为声母,共九个表;韵图是每韵一图,每图自..

汉语语言学论着目录(语言)

汉语语言学论着目录(语言):【生卒】:1975—1982语言学书。Alain Lucas编。汇编了大约六千二百条条目,分三类:⑴发表在杂志或论文集上的文章;⑵专题论文,专题着作;⑶论文,学位论文。除应用语言学外,概括了汉语语言学的各个领域..

观堂集林(语言)

观堂集林(语言):书名。二十四卷。王国维着。为作者学术论文汇编。卷一至卷八为艺林,八十七篇,多数为经学论文。卷九至卷二十二为史林,一百二十二篇,有古代史地、人物的考证,文献典籍的序跋,古器物的跋语。卷二十三和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