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词典的阶级性问题讨论(语言)

语文词典的阶级性问题讨论(语言):

辞书学问题讨论之一(1979-1980年)。

1979年4月,闵家骥在《辞书研究》1979年第一期上发表《谈谈语文词典的阶级性问题》,在辞书学界引起了一场讨论。讨论的中心问题是:语文词典有无阶级性?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怎样考察和判断语文词典有无阶级性?一种观点认为,词典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意识形态,毫无疑义,也是有阶级性的;相反的意见认为并非任何文化和意识形态都有阶级性,语文词典记录和诠释的词汇没有阶级性。

一种意见认为,语文词典在收词、释义和举例方面存在阶级影响,另一种意见认为这种影响在语文词典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不妨碍词典为不同的阶级共同使用。(2)怎样理解语言与语文词典的关系?一种意见认为,不能因为语言没有阶级性就推论记录和诠释词汇的语文词典没有阶级性,另一种意见认为语言的全民性原则不允许主观反映掺入阶级的因素,语文词典的本质也不要求自己有阶级特性。(3)怎样理解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语文词典的编纂?一种意见认为,指导思想的阶级性无疑要注进语文词典之中,另一种意见认为,阶级斗争学说只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内容,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语文词典编纂的指导思想。语言没有阶级性,从而诠释语言的语文词典也不应具有阶级性,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4)怎样理解语文词典中在收词、释义、举例等方面存在有阶级性的现象。一种意见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词典收入的受阶级影响的部分不断在扩展,另一种意见认为语文词典收入的一小部分词语需要用阶级观点分析,但不能就此推论语文词典有阶级性。

为您推荐

《常用谚语词典》

《常用谚语词典》:张毅编着。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47万字。收录古今常用的谚语3200余条,逐条加注汉语拼音。收词着重哲理性的内容,以今为主,兼及古代,概括人生修养、处世、学习以及剖析事理、反映世态人情等,富于教..

《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

《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编写组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版。100万字。系“汉语语言系列工具书”之姊妹篇。收录中国藏、蒙古、回、维吾尔等55个少数民族谚语近1万条,按意义类..

《谚语分类词典》

《谚语分类词典》:李庆军编着。黄山书社1991年11月版。60万字。以古谚为主,兼采今谚,共4500余条,连同副条约有5700条。分人事、人物、人世、修养、家庭5等类;每类又分若干小类(如“修养类”分“立志守节”、“实践磨炼”等..

《中国古代谚语词典》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编着。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6月版。59万字。根据散见于古籍中的神话传说资料,收录有关人、物、天地、书、事等方面的词目3006条,附插图450幅,反映中国神话传说的历史渊源和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

《苏联文学词典》

《苏联文学词典》:廖鸿钧等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39.6万字。收词目747条。作家条目选收历届苏联作协理事,作协成立前着名作家,历届列宁、斯大林、国家奖金获得者等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条目选收对我国读者..

《当代阿拉伯文学词典》

《当代阿拉伯文学词典》:朱威烈主编。译林出版社1991年12月版。26万字。收词目726条,内容包括阿拉伯地区21个国家当代的主要作家、诗人、剧作家、文学批评家,以及文学流派、文学社团、重要作品、有影响的文学奖等。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