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修辞学研究(语言)

现代修辞学研究(语言):

修辞学史研究内容之一。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是形成期,语文学界从各方面探讨修辞学的体系:(1)从语法的角度研究修辞,把语法和修辞杂揉在一起。如《修辞学驾说》中“结构法”、“整饰法”谈修辞,而“动词法”、“虚字法”则谈语法。(2)向古代求法。如马叙伦《修辞九论》及郑奠《中国修辞学研究法》。(3)向外国学习。如唐钺的《修辞格》,把修辞格分为五类二十七种,使修辞学明显地与语法学、文学批评和文章作法分别开来,成为科学的修辞学的先声。在这些探索的基础上,王易的《修辞学》初步提出一个比较全面的修辞学体系,明确了修辞学的对象、范围和内容,认为修辞学应研究积极和消极修辞、文章的风格和类别。后期是发展和完善期。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为代表。此书材料丰富,对辞格做了详尽而系统的分析研究,从材料、意境、词语和章句四方面把它们分为三十八格。此外,还从理论上对修辞学的对象、任务、研究方法等作了科学说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兼顾文言和白话的科学的修辞学体系。与此间时或稍后,陈介白的《新着修辞学》和徐梗生的《修辞学教程》等借鉴日本修辞学,汪震的《国语修辞学》和董鲁安的《修辞学》则取法于英美而成。前者多似陈望道体例,且对文体论多所重视,后者往往与文章作法和文学批评相混同。曹冕的《修辞学》和金兆梓的《实用国文修辞学》也与文章作法相近。此外,杨树达的《中国修辞学》专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黎锦熙的《修辞比兴篇》就一两个辞格进行深入研究。现代修辞学的特点是:材料丰富,理论欠缺;借鉴有余,创新不足;体系多样,但与其他学科畛域不明;辞格研究比较深入,成绩突出,但其他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

为您推荐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王泉根主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7月版。58万字。收录从20世纪初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116位作家的130件代表作品。其中包括梁启超、黄遵宪、沈心工、孙毓修等中国现代儿童..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诗歌、戏剧)》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诗歌、戏剧)》:少年报社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版。35万字。选收1919年至1949年100多位作家的诗151首、戏剧12部,多为各个时期较有影响的代表性作品。诗歌有刘半农的《拟儿歌》、胡适的《尝..

《中国现代作家神话作品精选》

《中国现代作家神话作品精选》:王招明选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版。25万字。选收鲁迅、郭沫若、茅盾、冰心、徐志摩、冯至、郑振铎、巴金、沈从文等30人的40篇神话作品。这些作品是对神话题材进行全新处理的..

《中国现代寓言赏析》

《中国现代名家童话选》

《中国现代名家童话选》:张锡昌主编。新蕾出版社1989年6月版。66万字。选编1909至1949年着名作家所创作的童话作品123篇,包括孙毓修、茅盾、陈衡哲、郑振铎、赵景深、胡愈之、徐志摩、叶圣陶、郭沫若、费孝通、潘汉年、..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童话》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童话》:少年报社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2月版。45.9万字。收“五四”时期到建国前夕47位作家的童话作品71篇,基本上按作品写作或发表年月的先后次序编排。具有代..

《中华爱国志士故事·现代篇》

《中华爱国志士故事·现代篇》:李国强主编。21世纪出版社1991年5月版。13万字。收入故事33篇,介绍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30年间的爱国志士33人的事迹。分别是:孙中山、刘和珍、赵醒侬、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