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类活用研究(语言)

古汉语词类活用研究(语言):

语法专题研究之一。关于词类活用的范围,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提出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副词活用为名词。其后语法学界一般意见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数词活用为名词、动词。余心乐《方位词在古汉语中的动词功能》认为方位词在历史发展中长期兼有名词和动词的功能。关于词类活用的定义,陈承泽认为“凡字一义只有一质而可数用,从其本来之质而用之者,谓之本用”。“若明其本用,则活用自得类推”。黎锦熙认为某类词用于他类词所居之位,则转为他类词。蔡镜浩《关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等认为判断某词活用不能从词汇意义出发,只有临时性的语法功能才是词类活用。唐启运《古汉语词类活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认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并未改变词性,不是词类活用,应归入特殊的动宾关系。李新魁《古汉语词类活用中的诸种述宾关系》等认为特殊的动宾关系不仅有使动、意动,还有为动、因动等其他形式。关于确定词类活用的方法,郭锡良、唐作藩等所编《古代汉语》列举七种,但其前提是明了词的“本用”。张世禄《古代汉语》认为一个词经多次活用之后会把变性固定下来。因此确认词语的本用须区分不同时代。蔡镜浩认为四声别义是判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标志。杨剑桥认为词类活用产生于先秦两汉,四声别义产生于东汉末年,且不很严密。确定词的本用活用仍须考察词在古代典籍中的所有用法。还有人认为,古汉语的实词类别是一种义类之别,当它进入组织中的位次,就获得一种体用兼备的功能。古汉语的实词由义类到语义组合又到句读功能是三个互相独立、不存在语法对应关系的层次。

为您推荐

汉语大词典

出版时间:1993-09 汉语大词典 : 中国罗竹风主编,这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1975~1986年历时10年编成,参加编写者400余人,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全书12卷,收词目37万条,5000余万字。这部词典的编辑..

描写语言学引论

出版时间:1993-09 描写语言学引论 : 美国莱曼 (Winfred P.Lehmann,1916~ )著。1972年由纽约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出版。描写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的某一具体语言的语音特点、语法、词汇进..

语言地理类型学

出版时间:1993-09 语言地理类型学 : 日本桥本万太郎(1932~)著。1978年由日本弘文堂出版,本书作者是国际著名语言学家。在本书中,他反对把在印欧语研究中曾获得成功的比较语言学作为研究一切语言的灵丹妙药,批评..

普通语言学教程

语言理论导论

出版时间:1993-09 语言理论导论 : 丹麦叶尔姆斯列夫(Louis Hjelmslev,1899~1965)著。作者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此书是作者的代表作。作者的语言学理论可以通过一系列假设来表述,内容有:语言..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

出版时间:1993-09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 : 美国萨丕尔(Edward Sapir,1884~1939)著。作者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又是著名的人类学家。此书是他的主要著作。全书11章,内容有:什么是语言、语言的成分..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出版时间:1993-09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 法国梅耶(Antoine Meillet,1866~1932)著。作者是著名历史比较语言学家,1924年应挪威比较文化研究所之邀赴奥斯陆做语言学专题演讲,后将讲稿整理成此书。全书共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