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等生 : 原名刘武雄,七等生是他的笔名。台湾通霄人。1959年从台北师范艺术科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员、公司职员、店员等。1966年,他和陈映真等人创办了 《文学季刊》,但后因意见分歧分道扬镳。七等生的小说集有:《僵局》 (1969年林白出版社)、《放生鼠》 (与《精神病患》合集1970年大林出版社) 、《巨蟹集》 (1972年新风出版社) 、《离城记》 (1973年晨钟出版社) 、《我爱黑眼珠》 (1976年远行出版社) 、《沙河悲歌》(1976年远行出版社) 、《隐遁者》 (1976年远行出版社) 、《削瘦的灵魂》 (1976年远行出版社) 、《城之迷》 (1977年远行出版社) 、《白马》 (1976年远行出版社) 、《情与思》(1976年远行出版社) 、《来到小镇的亚兹别》 (1975年远行出版社) 、《耶稣的艺术》(1979年洪范出版社) 、《五年集》 (1972年自费印) 。1977年台湾远行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小说全集 (共10册) 。《老妇人》(1984年台北洪范书店) 。台湾的评论家,把七等生的作品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是居城时期(1962年-1972年夏天) ,这阶段是其文学生命上的冲击与开放,是感情敏锐的阶段,所以在他的创作意识中常常出现“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强烈冲突。这时期的作品有《桥》、《午后的男孩》、《会议》等。第二是离城时期 (1972年前后),是其“内省与抉择的阶段”、“理性惊觉的阶段”,这时期作品有 《期待白马而显现的唐倩》、《离城记》。第三是沙河时期(离城至今) ,是所谓 “意志锻炼和智慧探照的阶段”,是 “实现自我,一切朝向全面批评和步上肯定的阶段。”这时期的作品有《削瘦的灵魂》、《沙河悲歌》、《隐遁者》等。七等生性情古怪,行为乖僻,愤世嫉俗,逃避现实。他说: “我宁可独自自信,而不盼望万众的赞扬。”并表示要保持自己的 “隐遁。”他笔下人物性格怪异、孤独、隐遁,与他出身的穷困和对台湾社会的看法有密切的关系。他曾说: 我的祖先们在几百年前定居在这中部西海岸的小乡吞霄 (通霄) ,他们的特点是简朴和与人无争,他们都有艺术的气质和幻想。当年年轻时我非常痛恨贫穷,因为它使我在整个学校教育期间受尽了欺侮和折磨,同时也使我痛恨这个社会,因为它缺乏爱和虚伪做假,随后我感到整个社会是很不健全的,人性普遍充满堕落,只维系着一个外表的光整。就像有些学校把石头油漆成各种颜色摆在花园和走道上,这种作为使人觉得痛心难过,为什么要这样虚饰做伪呢? 而使人深切地怀疑这是一个什么时代。现在我的眼睛似乎发盲,听觉模糊,穷困反倒成为一种安慰,合乎哲学,也适合于思想。在长期的疲乏的奔走之后,能回到自己的诞生地破旧的屋子生活,这是神的安排,终于免除那流失和徬徨的刑罚。七等生受外国作家法兰兹、卡夫卡、毕兰德和福克纳、海明威、陀思妥也夫斯基影响较重,这些西方作家的作品多是描写人的孤独、寂寞、绝望,表现人的精神倒错和变态心理,但是缺乏冷静的分析与批判。这对七等生的创作有一定影响。台湾文艺批评家叶石涛说: 七等生描写的是我国现代人的心理悲剧。我们这一代的悲剧,是发生在工业社会划一、单调、灰色的凡夫俗子的心灵中。他们在现代社会复杂、喧嚣、紧张、以及反复不断的摧残和冲击之中,使他们的心灵都受了创伤。而我们的这一代作家就是这些创伤的见证者,他们观察着这一群内心负伤的人为何去抵抗和整顿自己,以及怎样的被创伤打败甚至毁灭。(《论七等生的〈僵局〉》)
七等生的小说形式怪诞,文体奇特,晦涩难懂,往往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使读者感到一片迷乱。但它受到一部分读者的喜爱。他是60年代中期,台湾小说界引起争议最多的作家之一。
出版时间:1989-10 上官予 : 诗人。原名王志健,字天行,笔名有舒林、舒灵、林恒、林翎等。山西省五寨县人。幼时在南京邓府巷小学读书,抗战初期在西安兴国中学读书,后曾分别转入河南襄樊第五高中及樊城第五师范二..
出版时间:1989-10 子于 : 小说家。原名傅禺。祖籍河北省,生于辽宁省开宁县。1928年入开原县四区私立第一小学,毕业后,于1935年进入沈阳市南满中学堂。中学毕业后,进入长春工业大学采矿学系; 大学毕业后,在本溪..
出版时间:1989-10 丁颖 : 作家。原名丁载臣。安徽阜阳人。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学教员、记者、编辑、报社主任、经理、蓝灯出版社发行人。长期从事文化工作。还曾主编《星月 杂志》、《文苑杂志》、《国..
出版时间:1989-10 子敏 : 儿童文学家。原名林良。一般写儿童文学作品时用“林良”,写散文时用“子敏”。祖籍福建省同安县,但没有回去过。他7岁由日本的神户回到厦门,厦门是他真正的故乡,正如他说的,他在那里长..
出版时间:1989-10 小野 : 小说家和剧作家。原名李远,笔名有天牛、汤新等。生于台北市,祖籍福建武平县,自幼家境清贫,父亲经常通宵画统计表,以补贴家用。小时候,在台北市双园国民小学就读,在父亲的指导下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