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多勃里昂 : 法国消极浪漫派诗人。出身贵族,保皇党员,波旁王朝复辟后曾任大臣。1821年代表法国出席维罗那会议(鉴于西班牙革命运动的发展而召开的神圣同盟的国际会议),曾写有记述这次会议的《维罗那会议》一书。他还写有论文《关于革命的经验》,中篇小说《纳谢兹》、《阿达拉》,宗教历史小说《殉教者》等。他一生始终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在艺术上是一个消极的浪漫主义者。所以,马克思称他为“漂亮的文字制造商”,批评他的作品“虽然用了一切人工技巧,却时常显出一种虚伪来” (《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二卷第69—70页)。称“他在一切方面是法国虚荣心的最典型的化身,而这种虚荣心不是穿上十八世纪轻浮佻的服装,而是一身浪漫主义的化装,在新造的词句中炫耀出来的”。指出他的作品风格是“虚伪的深刻,拜占庭式的夸张,感情的卖弄,五光十色的变幻,文字的雕琢,戏剧式的表现,崇高的样式,总之,是一堆诳话,在形式和内容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出版时间:1985-10 雪莱 : 英国十九世纪上半期与拜伦齐名的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身于古老贵族家庭,但很年轻时就抱有对自由的渴望。1810年入牛津大学,不久便因印行小册子《无神论的必然性》被开除。他是欧..
出版时间:1985-10 柯勒律治 : 英国消极浪漫主义诗人,文艺批评家,“湖畔派” 的代表。出身于牧师家庭。在剑桥大学求学时,思想比较激进,同情并支持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写过一些激进的政论和诗歌。后来他背弃了原..
出版时间:1985-10 司汤达 : 又译斯丹达尔,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原名马利·亨利·贝尔,生于格勒诺布勒城一个律师家庭,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1796—1799年,他在当地“中心学校”受到进步文化思..
出版时间:1985-10 拜伦 : 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于古老的贵族家庭,童年时随着被遗弃的母亲在苏格兰度过一段相当拮据的日子,十岁时继承了家族的爵位和一些领地,在哈罗中学和剑桥大学求学..
出版时间:1985-10 培兰杰 : 通译贝朗瑞,法国杰出的人民诗人、民主主义歌手,被马克思称誉为“不朽的贝朗瑞”、“伟大的人物”。他出生于巴黎一个平民家庭,在大革命的年代里度过童年,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