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 : 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出身于破落的丝绸商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度过的,十五岁时因家庭破产而辍学,到一所学校当课外辅导员。十七岁到巴黎,开始创作生活。他最初写诗,然后当巴黎报社的采访员,后来一面在政府机关工作,一面从事写作。他的处女作是诗集《女恋人》。1866年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的问世和1868年第一部半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小东西》的出版,使都德在文学界获得相当声誉。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被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题材,他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小说。他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一些戏剧和诗歌。他的许多作品具有重大的社会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对社会世态和人情习俗持批判态度。如长篇《小东西》、《约克》 (1876) ,揭露了资本主义教育的内幕; 《月曜日的故事》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爱国主义短篇小说集; 长篇《小弟弗罗蒙和长兄黎斯雷》 (1874) 、《富豪》(1877) 展示了巴黎资产阶级投机家的丑恶生活; 《努马·卢梅斯当》 (1881) 描写了政治冒险家的宦海浮沉。都德最著名的作品是《磨坊文札》和长篇《达拉斯贡的戴达伦》 (1872) 。前者描写了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生活习俗和传说故事; 后者通过戴达伦这个典型人物,对法国社会中的庸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一课》是《月曜日的故事》中最出色的一篇。都德是一个具有洞察力、富于抒情意味、文笔精炼的艺术家,善于运用隐蔽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
出版时间:1985-10 拉法格 : 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家,法国工人党的奠基人之一,马克思的学生和女婿。生于古巴一个法国商人家庭。他在法国受中等教育,后来入巴黎医学院。青年时就参加工..
出版时间:1985-10 毕歇尔 : 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统计学家。他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发展图式”,其中包括三个阶段; ①“自足的家庭经济” ——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 ②“城市经济”——产品从生产..
出版时间:1985-10 魏尔伦 : 法国著名诗人、象征派诗歌运动的主将。1875年前后,象征主义诗歌运动在法国兴起,十九世纪后二十年是它的高峰期,其余波至今仍在欧美诗歌界产生着影响。大体说来,象征主义诗歌偏爱抒发..
出版时间:1985-10 法朗士 : 法国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进步的社会活动家。生于书商家庭,父亲曾开设一个小书店,以收集大革命时期书籍、图片、名人手迹著名。许多当代著名作家,成了这个小书店的顾客,常聚集在..
出版时间:1985-10 哈克奈斯 : 玛格丽特·哈克奈斯 (笔名约翰·劳),英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女作家。五十年代末生于伦敦一个普通的牧师家庭 (生卒年月不详) ,但她本人是个无神论者。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