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 : 法国哲学家、戏剧家和小说家。出生在巴黎的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两岁丧父,随母亲在外祖父家生活。十九岁进入巴黎师范大学攻读哲学,毕业后在巴黎等地任教。1933年到德国的法兰西学院继续攻读哲学,深受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1939年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以后重执教鞭,埋头写作。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但他拒绝领取。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36年发表了第一部哲学著作《想象》,提出存在主义观点,1943年发表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认为 “存在先于本质”,个人的具体存在先于一般的人或社会的人;个人是首先存在着,然后规定他自己; 在规定自己,亦即在“选择”自己的 “本质”时,他不受社会关系和阶级条件的制约,而有“绝对的自由”。萨特的文学创作可以说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一种体现形式。1938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 《恶心》,在这部日记式的小说中,主人公罗康丹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污秽龌龊气味的地狱,人们在这样的世界里个个萎靡不振,浑浑噩噩,彷徨漂泊,感到自己是多余的人。这部小说的出版是法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事件和转折点。萨特的其它文学著作还有: 长篇小说《自由之路》,剧本《禁闭》 、《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等。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复杂的哲学和文学体系,一般说来,它提出了不少引人深思的问题,但终究是一种悲观色彩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
出版时间:1985-10 伯兮 : 《诗经·卫风》里的一篇。写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诗写道: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出版时间:1985-10 关雎 : 《诗经·周南》里的一篇。原诗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
出版时间:1985-10 新台 : 《诗经·邶风》里的一篇。是讽刺卫宣公的。据《左传·桓公十六年》记载,卫宣公在齐国给长子伋(jí及)说了一个媳妇,他听说媳妇很漂亮,就在黄河边筑了一座新楼台迎接,把她娶回来作了自..
出版时间:1985-10 启得天乐 : 古代神话传说。启,又称夏启、夏后启。传说中大禹的儿子,夏朝的君主。在神话里,他是带神性的人。《山海经·大荒西经》载: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 (ěr耳) 两青蛇,..
出版时间:1985-10 硕人 : 《诗经·卫风》里的一篇。硕 (shuò朔) 人,高大的人,这里指庄姜,春秋时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夫人。诗赞美庄姜。全诗四章,先写她的出身和社会关系,再写容貌之美; 再写结婚时的盛况;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