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诗

出版时间:1985-10

悲愤诗 : 汉末蔡琰的五言古诗。《后汉书·列女传》里的《董祀妻》记载,蔡琰归汉嫁董祀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传中录载了这二章 (即二首) 诗。第一首为五言诗,虽有人认为非蔡琰所作,但经学者考证,可以断定为蔡琰的作品。全诗共一百零八句,五百四十字,可分为三段:开头四十句为一段,叙述汉末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害,写自己遭乱被掳和在途中所受的凌辱与苦难; 其次的四十句为第二段,叙述自己在南匈奴的生活和对家乡、父母的怀念,以及被赎还乡、和儿子诀别时复杂矛盾的心情; 最后二十八句为第三段,叙述回乡和看到的家破人亡、荒凉破败的景象,也写了她改嫁给董祀为妻和怕被遗弃的心情。诗中描写了蔡琰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她郁积在胸中的悲愤,也借此反映了东汉末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作者把个人命运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写,而且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自然,是现实主义的优秀之作。第二首为骚体诗,内容和第一首一致,艺术上却远不如第一首。这首诗被后人疑为伪作。







为您推荐

《悲愤诗》

《悲愤诗》:诗歌篇名。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其中五言体较可信。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