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 : 唐代刘禹锡的七言绝句。作者说,他少年时为江南客而没有游过金陵,曾有遗恨。后来任和州刺史期间 (824——826) ,有人拿《金陵五题》给他看,受到启发,忽然有得,也写了《金陵五题》。这首诗就是其中的第二首。乌衣巷,六朝时金陵一条有名的巷子,在秦淮河南,离朱雀桥 (在秦淮河上) 不远。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贵族住在那里。全诗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思是,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草野花,乌衣巷口已是夕阳西照。从前王导、谢安等豪门大族华堂前的燕子,今天飞到普通老百姓家里去了。诗前两句写乌衣巷的荒凉冷落,后两句写王、谢豪门贵族的衰败。这首诗通过乌衣巷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写得含蓄而寓意深刻。
出版时间:1985-10 新乐府 : 唐代白居易讽谕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乐府是乐府诗的一个类别,不仅写时事,写新题材,并且不沿袭旧乐府的题目 (如《战城南》、《乌夜啼》、《梁父吟》等) ,而自制新题目。这种乐府..
出版时间:1985-10 缚戎人 : 唐代白居易《新乐府》第二十首。戎,指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诗中说,一些耳穿面破的戎人,被捆绑着押送长安。天子可怜而不忍杀戮,就流放到东南吴越一带。他们带病徒步而行,其中一人向..
出版时间:1985-1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唐代刘禹锡的七言律诗。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游金陵,经扬州回洛阳。同时,白居易 (字乐天) 也从苏州回洛阳。两位老朋友在扬州相遇,悲喜交集,..
出版时间:1985-10 卖炭翁 : 唐代白居易《新乐府》第三十二首。作者在自序中说: “苦宫市也” 。“宫市”是唐代最高统治者掠夺百姓财物的一种制度。原来,由官吏主管购买东西; 贞元末年,由宦官专管此事。他们派..
出版时间:1985-10 杜陵叟 : 唐代白居易《新乐府》第三十首。杜陵是地名,秦代为杜县,汉宣帝葬在那里,才改称杜陵。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二十里少陵原上。叟 (sǒu) ,老头子。元和四年 (809) 春,关中和长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