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 : 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以讽刺和嘲笑丑恶落后现象,从而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和理想为其主要内容。喜剧的矛盾冲突包括先进、美好的事物同落后、丑恶的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也包括丑恶与丑恶之间、先进与先进之间的某种冲突。喜剧性的本质是对旧事物的讽刺和否定,对新事物的歌颂、赞美和肯定。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喜剧的本原和实质是丑陋,“丑恶的东西,只有在它力求自炫为美的时候,才是可笑的”。鲁迅认为,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其特点是以夸张的手段,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以及对喜剧性格的刻划,把丑恶、落后事物的本质揭露出来而引人发笑。但笑是喜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笑引起人们对生活中反面的、落后的现象以否定和批判。喜剧根据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手法不同,又分为讽刺喜剧和幽默喜剧。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代表作家有阿里斯托芬。十六、十七世纪的喜剧代表作家是莎士比亚和莫里哀。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喜剧代表作家是哥尔多尼和博马舍。十九世纪俄国喜剧代表作家是果戈理和奥斯特洛夫斯基。中国戏曲中有许多优秀喜剧作品,大都在讽刺反面形象的同时歌颂正面主人公的勇敢和机智,如 《望江亭》。在社会主义文学中,喜剧仍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但在创作中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手段: 反映敌我矛盾的喜剧,其对象是反动人物,应该无情揭露,彻底否定; 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喜剧,其对象是落后人物,应采取善意的讽刺,促使其改正缺点错误。
《〈人间喜剧〉序言》 : 由19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作。《人间喜剧》是他的小说总集,又称为《19世纪风俗研究》,序言写于1842年。序言是他一生创作的总结,巴尔扎克在此提出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