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吞蒲 : 泰国诗人。生活在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四世王时期。出生于平民家庭。一世王时任一亲王之侍从官。二世王时在尚书部任职。因诗才出众,颇受二世王宠幸,任国王的诗歌顾问。但他嗜酒成性,几度因酗酒肇事入狱。出狱后,做过王子阿蓬的老师。三世王时被削去官职,后出家为僧。1835年后,颠沛流离、卖诗糊口。四世王时,重被起用,掌管尚书部。1855年辞世。顺吞蒲生活在泰国古典诗歌鼎盛时期。他的作品在继承、发扬泰国民族文学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中国、阿拉伯及印度文学的精华,在作品内容、人物形象、创作手法诸方面大胆创新,对泰国诗歌文学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将历来被上层贵族阶级所垄断的古典诗歌变成了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市井诗” ,并首创在格仑诗中加上句内韵,从而赋予格仑一种更加悦耳的音乐美。他的诗博采口语、韵律和谐、自然洒脱,宛若行云流水。后代诗人尊之为 “格仑之父”。他的代表作是浪漫主义的长篇诗体小说《帕阿派玛尼》。此外还有: 《昆昌与昆平》 (与人合著)、纪行诗《格亮城之行》、《金山行》,故事诗《柯布》、《拉萨那翁》、《邢哈戴坡》、《帕猜素里耶》等。
出版时间:1992-12 私小说 : 一般认为这一概念出现在文坛上是1920年。但私小说之形成应始于田山花袋创作的《棉被》(1907)。对于私小说,日本文坛有许多解释。但在实际文学评论中,普遍认为它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家..
出版时间:1992-12 说话·说话文学 : “说话” ,其广义系指流行于日本民间的神话、传说、童话等的总称; 狭义指收录在说话集中的一个个短小的故事。说话文学,也称“说话物语”,指以神话、传说、童话等“说话”为..
出版时间:1992-12 顺吞蒲记行诗 : 记行诗集,作者〔泰国〕诗人顺吞蒲。全书主要有9首,即《格亮城之行》 (1807)、《拜谒佛足之行》 (1807)、《金山行》(1830)、《昭发寺之行》(1832)、《素攀城之行》 (1841)、《..
出版时间:1992-12 死亡线上的挣扎 : 小说,作者〔越南〕南高,写于1944年,1956年正式出版。小说忠实地记述了作者本人的一段生活经历,主人公阿恕正是作者的化身。阿恕在表兄阿嫡和其未婚妻阿莹开办的一所学校任教..
出版时间:1992-12 斯里兰卡文学 : 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是僧伽罗族,这个民族最早的文学散见于《佛经释文》之中。前1世纪在斯里兰卡的阿卢寺举行了佛教史上第四次大结集,参加结集的5百多僧伽罗比丘花了3年多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