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派 : 印度尼西亚文艺流派。一般指从日本占领到八月革命结束(1942—1949)这一时期出现的一批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方法不同于“新作家派”那种忧郁感伤的浪漫主义,而是充满活力的表现主义和反映当时政治斗争的现实主义。代表诗人凯里尔·安哇尔首先采用表现主义手法,他的诗歌形式独特新颖,诗句凝练紧凑,开创了印度尼西亚诗歌的新风格。普拉姆迪亚等作家的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独立战争的情景,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八月革命初期,“四五年派”作家对民族独立战争尚持积极态度,后来受“普遍人道主义”和“世界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有些作家逐渐脱离现实斗争,表现出“为艺术而艺术” 的倾向。“四五年派”多数原是以凯里尔为首的“文坛社派” 。1949年1月罗西汉·安哇尔第一次把“文坛社派”改称为“四五年派” ,并把八月革命时期涌现的青年作家包括在内。关于“四五年派” 的称呼问题在印度尼西亚文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
出版时间:1992-12 松本清张 : 日本小说家。生于福岗县小仓市。1923年高小毕业后,曾作过各种工作。后经自学,最终在朝日新闻社任职。二次大战末期,作为卫生兵一度赴朝。二次大战后,开始正式发表作品。继处女作《..
出版时间:1992-12 苏阿德离去了 : 又称《斗篷诗》 (al-Bu-rdah) 长诗。作者〔阿拉伯〕凯耳卜·本·祖海尔。这是诗人向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表示忏悔,求其宽恕,并为其歌功颂德的著名长诗。全诗58行,为历代学者..
出版时间:1992-12 颂体 : 阿拉伯诗歌的古老形式之一。表达尊崇和赞誉。在贾希利叶时期颂体诗所歌颂的对象是部族的光荣历史,沙漠骑士的骁勇豪侠,传统的好客、慷慨、乐助、护邻等品质。进入伊斯兰教时代后,除保..
出版时间:1992-12 宋影 : 朝鲜剧作家、小说家、社会活动家。原名宋武铉。汉城人。1919年参加了“3.1运动”,并与朴世永等人一起秘密油印散发《自由晨钟报》。1923年和李浩等组织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文学团体《焰群..
出版时间:1992-12 松尾芭蕉 : 日本江户时代俳人(“俳谐” 作者)。出身于伊贺国的一个武士家庭。本名宗房,通称甚七郎,别号桃青、风罗坊等。19岁侍奉藤堂家的嫡子良忠时始入“俳谐”之门。后因良忠病逝而来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