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崎岖的道路,我来到一处地方 [西班牙]加尔西拉索 : 走过崎岖的道路,我来到一处地方,
我不能从那里离开,因为害怕惊慌,
如果我试图移动一步,
就会被揪住头发拽回原来的地方,
但我是那样的人,即使死亡近在身旁,
我仍然从我的生活中寻求新的忠告;
不论是出于恶习,或是由于我的命中注定,
我知道最好的,对最坏的也表示赞赏。
而且我那短暂的时光,
我那岁月从一开始到中年时期
都选错了的方向,
我并不与之顽抗的爱好偏向,
和终将结束一切苦难的必然死亡,
都使我不着意去寻找补救措施来帮忙。
(张清瑶译)
【赏析】
加尔西拉索在西班牙文艺复兴期间最先突破了古老的诗歌传统,发现了新的意大利音韵,为当时西班牙诗坛作出了革命性贡献。加尔西拉索的抒情诗创作中,主要成就是爱情主题的十四行诗,尽管是爱情主题,但富有哲理,风格清新优美,朴质自然。
这首简练通达的十四行诗,情感冷静但却真切饱满,语势和缓然而曲折伤怀,充分体现了诗人带有悲观主义色彩的命运观。在第一节,我们就感受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诗中的“我”努力地追求,最后却被圈在一隅既定的状况或是境遇中,无可逃离。不是不想,而是不但不能逃离,反而有着随时被“揪住头发”拽回原地的惊慌。这种境遇可以是一段错误却无法回头的爱情,可以是某种走不出的阴影,解不开的情绪……总之,是痛苦的,是强大而不可战胜的。第五行,从“但我是那样的人”,转而表明了自己不抱怨不反抗只顺应这逆境而继续生活的态度。一切随遇而安。不管是因为命运的安置,还是他的“恶习”也即性格所致。或者他觉得这两者其实是没有什么根本区别的。或者,早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朦胧的性格决定论的命运观。在最后一节,诗人不是再一次地提到了“我并不与之顽抗的爱好偏向”,还有,除了人的性格,又会是什么决定了“我那岁月从一开始到中年时期/都选错了的方向”?
此外,这首诗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强烈的死亡意识。在他认为,死亡不仅是必然的,还是对生的“一切苦难”的结束。这种似乎通透的生死观,和他上面类似于宿命论的命运观,使得诗人仿佛具有一种“知道最好”,“对最坏的也表示赞赏”的豁达的人生智慧,当然更有“不着意去寻找补救措施”,准备对痛苦和不幸顺应求安的悲观心态。
(蔡玮)
《漫长的道路》:[苏]叶林娜·卡捷尔里着。黎群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11月版。33万字。写乌拉尔某机器制造厂工人的生活与工作。工程师科瓦列夫发明了一台能提高效率的掘土机,可是莫斯科总管理处以茹可夫为首的几个工程师..
《远离莫斯科的地方》:[苏]阿札耶夫着。刘辽逸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7月版。66万字。3册。写卫国战争期间为了军事上的迫切需要,苏联在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只用一年时间修筑了一条原定三年才能完成的输油管。巴特曼诺..
遥远的地方 : 奥地利悲喜剧。阿·施尼茨勒(见“轮舞”)作。1911年柏林出版。1955年收入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出版的《戏剧精品集》。1962年收入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出版的5卷《施尼茨勒作品全集》第2卷。1911年分别在柏林、..
欧洲的道路 : 喀麦隆长篇小说。费丁南·奥约诺(见“童仆的一生”)著。1960年首次出版,后被译成英、德、意、日、俄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发行。 本书描写了喀麦隆青年一代对白人抱有的幻想破灭后,在新的个人意识形成的过..
《逃到甜蜜的地方》:袁勃整理。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4.7万字。彝族阿细叙事诗。通过男女对唱形式展开情节:一对青年男女真诚爱恋,但为旧礼教所不容,于是相携出走,去寻找甜蜜的地方。沿途经历了许多磨难,终于找到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