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为我送来了芬芳 [保加利亚]伐佐夫

出版时间:2010-03

丁香为我送来了芬芳 [保加利亚]伐佐夫 : 从邻家的花园里,
丁香为我送来了芬芳。
我的思念回到那遥远的过去,
我的心感到痛苦和忧伤:
我回到那繁花似锦的青年时代,
心中感到阵阵激动甜如饴糖。
丁香为我送来了芬芳。

我忆起那已经逝去的一切
和那已经没有踪影的既往:
我们俩曾并肩款款漫步
(此情此景多么令人神往!)
在五月的夜晚,在年轻的花园,
映着那天灯的光亮。
丁香为我送来了芬芳。

多少热情而温存的话语,
(啊,我的心感到多么甜蜜欢畅!)
交换在那白色的绣球花旁,
轻风徐徐给我们送上
那丁香的馥郁——
一道道爱情的气浪。
丁香为我送来了芬芳。

我俩在那沉睡的花园里,
曾经长久地信步游荡。
那时我的心灵里弥漫着
幸福生活的芳香,
月光在大地上给我们
绘下了倩影一双。
丁香为我送来了芬芳。

(杨燕杰译)



【赏析】
《丁香为我送来了芬芳》是伐佐夫著名的抒情诗: 丁香为我送来了芬芳,这富有浪漫气息的词句让无形的时光、岁月变得有形有味,将人们心底那段往事不能自已地丝丝勾引出来。年轻时的爱恋总是那么热烈那么浪漫,那是人一生中的最美好最富生命力的时光,丁香的美丽和馥郁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样的一个人生阶段。但如此浓郁的色泽背后所隐含的淡淡忧伤,又使得全诗不只是对年轻的爱情的颂扬,而嵌入一种对生命的沉思。诗中对年轻的爱情的颂扬,与回忆形成鲜明的对照: 香味犹如一缕游游荡荡的青烟,只是偶然相聚一起,倏忽便会散开,找不到踪迹;生命也是如此,无论你多么富丽,它也犹如这香味一样,短暂而让人遗憾,一旦你发现此在里再也没有了这种香味时,你便只能靠心里的痕迹来悼念它。而靠着追忆使得这香味芬芳的岁月更显得如梦如幻,就如诗句中所说的“此情此景多么令人神往”。显然,诗人的情感是一种内部体验,不具有空间维度,而只有时间维度,追忆往昔所带来的激动、甜蜜与向往更加映衬了今日的失望与苦痛,两种情感的差异形成这首诗的基本张力,也正是在这种时间差异形成的情感张力中透露出诗人对青春不再、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柯尔律治说过,诗歌就是“采用自然的形式对心灵中的思想和情感进行召唤、表达和修饰”。从伐佐夫的这首诗中不难看出,芬芳的丁香所起的正是这样的作用。在该诗的开始,邻家“为我送来了芬芳”的丁香唤醒了诗人心中的回忆,而后,在每一诗节末尾重复出现的“丁香为我送来了芬芳”已经不再只是邻家丁香的芬芳,而更多的是记忆中的丁香的芬芳,因此,它不再体现召唤功能,而是用来衬托和表现诗人往日恋爱时期的美好与甘甜: 丁香的芬芳恰似那恋情的气息。此外,该诗中无处不在的丁香意象很容易让我们想起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走进这两首诗歌,仿佛都能闻到它们散发出的醉人的丁香气息,不过,两位诗人笔下的丁香都已不是自然中的简单物象,而是被诗人的情感濡染过的意象,在它们丝丝缕缕的芬芳中萦绕着诗人的情思与哀愁。
总之,从整首诗来看,诗人用花的意象(丁香、绣球花、花园)营造了一段年轻的爱恋时光,用夜的轻纱将它笼盖得如梦如幻(“在五月的夜晚”,“映着那天灯的光亮”,“我俩在那沉睡的花园里”),再加上整首诗韵律整齐,不断地用“丁香为我送来了芬芳”来加强节奏,使得我们如同摇篮中的婴儿不知不觉中就进到诗歌美丽的幻境之中。同时也正是这香味,这轻风,这梦幻,让人在神往之余品尝到一丝淡淡的忧伤,而这丝忧伤里蕴含的对生命、对时间的艺术沉思,使得这首爱情诗格调不俗。

(韩德星)







为您推荐

《丁香花开》

《丁香花开》:[苏]左琴科。着吴村鸣等译。漓江出版社1984年6月版。24.2万字。选收《丁香花开》等5个中篇,《澡堂》、《贵妇人》等40个短篇。大多以市民、公务员为主人公,通过滑稽故事嘲讽了形形色色的市侩心理、庸俗习气..

当紫丁香最近在庭院中开放的时候

当紫丁香最近在庭院中开放的时候 : 美国长诗。惠特曼(见“草叶集”)著。1865年4月14日林肯总统遇刺身亡,诗人极度悲伤,几周后便创作出这首被称为“全世界的教堂所曾唱过的最美妙、最响亮的夜曲”的挽诗。长诗收入《桴..

《布谷鸟与紫丁香》

《布谷鸟与紫丁香》:邹荻帆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月版。14.4万字。分5部分:“烽火集”(1936-1940年冬)收诗9首,“燃烧的心”(1941-1947年)收诗20首,“浅水集”(1948-1949年7月)收诗11首,“春城飞花”(1950-1965年)收诗8首,“..

丁香为我送来了芬芳 [保加利亚]伐佐夫

黑夜静静地流着泪珠 [保加利亚]斯拉维伊科夫

出版时间:2010-03 黑夜静静地流着泪珠 [保加利亚]斯拉维伊科夫 : 黑夜静静地流着泪珠, 它并不习惯于嚎啕大哭,—— 白昼已把黑夜遗忘, 白昼不知道怎样了解对方, 同时也不想知道—— 黑夜为何被永恒的忧伤笼罩..

《旧日的保加利亚人》

《旧日的保加利亚人》 : 中篇小说。保加利亚作家卡拉维洛夫的代表作,1867年发表。作品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描写外省小城旧日社会上层人物的寄生生活,集中塑造了巧舌如簧、刻薄奸诈的老神甫耿巧和挥霍..

保加利亚儿童文学

保加利亚儿童文学:保加利亚在十九世纪中叶,米拉迭诺夫兄弟两人曾编写民谣,收集资料非常丰富。不过因奥斯曼土耳其政府的迫害,这两位作家都死于狱中。进入二十世纪,艾林·贝林(1877—1949)创作了富有幻想的童话《杨·比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