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城》英国S.G.休默比曼 : 创作的一系列故事。起先以书本的形式出版,后来又作为“儿童一小时”的广播剧播出。
悉尼·乔治·休默·比曼出生在伦敦,后来他成了一名艺术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在戈尔德斯格林开始从事制造玩具的职业。他制造了约有四英寸高的木头人,这些木头人的手脚都连在一起,它们很快就受到人们的喜欢。后来比曼又开始创作连环漫画,这些连环漫画都是以一些木头人为特征的,从1932年起,《戈乐德斯格林报》发表了这些漫画。1924年出版了阿拉丁的图画书,在这本图画书中,所有的人物都被描绘成玩具。最早出版的玩具城故事是《通往玩具城之路》 (1925),接着其它一些有关玩具城的书也陆续出版。当《玩具城故事》在1928年出版时,它引起了 “儿童一小时”的梅詹金的注意,1929年梅詹金第一次把它改编成广播剧。到这个时候,小羊拉里这个人物没有在故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在广播节目里,德里克·麦卡洛克 (他还讲述) 扮演了拉里,于是产生了这样的喜剧效果——拉里和他的朋友小猪獾丹尼斯在以后的插曲中都扮演了主要角色。
比曼的故事纯属笑剧,其中大多数故事的情节都是通过某些误解或误会展开的。他的喜剧风格与A.A.米尔恩的风格相似,而且它与P.G.沃德沃思也有密切的关系。人物有魔术师和发明家,他们在魔力和发明上相互竞争。警察欧内斯特 ( “千万要当心你讲的话,拉里,我的老伙伴”)、抱怨不停的格罗塞先生 (“真丢脸! 不必答应!”)和浮夸的梅厄 (“不要紧张,我的好动物,不要紧张”)。在所有最早的故事当中,中心角色要算是好心而又笨拙的拉里了,他的叫声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性格(“梅、梅、梅厄先生,先生,我只是一只小、小、小羊!”),还有他的伙伴猪獾丹尼斯,他的句法颠倒的句子就是德国移民使用英国语言后讲出来的。
出版时间:1992-08 《玩具城》英国S.G.休默比曼 : 创作的一系列故事。起先以书本的形式出版,后来又作为“儿童一小时”的广播剧播出。 悉尼·乔治·休默·比曼出生在伦敦,后来他成了一名艺术家。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诗选:英国自莎士比亚时代至20世纪30年代末止,各个阶段、各种流派的代表性诗歌选集。译者选诗的标准是:宗教色彩较浓、内容怪诞、难以捉摸的诗篇不予入选,从中可见译者对英国诗歌的基本评价。译文则重“信”、“达”..
英国宪章派诗选:英国宪章派代表爱德华·普·米德、艾内斯特·琼斯、威廉·詹姆士·林顿等人的译诗选集,共69首。译者着重选译战斗性强和艺术上成熟的诗篇,诗选可供研究英国工人阶级19世纪40年代的诗歌,也为研究“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