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台湾 : 日文文艺双月刊。1940年1月创刊于台北,翌年7月改为月刊,1945年停刊,共出版60余期。创刊时为台湾文艺家协会机关杂志,翌年1月改为文艺台湾社出版,后又归属台湾文艺家协会。主编为日本作家西川满,编辑委员有赫公孝彦、池田母毓雄、邱炳南、黄得时、中山侑、龙瑛宗等人,其中多数为日籍驻台作家。以发表评论、诗、小说为主。该刊初期标榜“文艺至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2月遂改变作风,强调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艺奉公”。该刊创作倾向复杂。创作全系日文,大多出自日籍作家。台湾作家龙瑛宗发表于该刊的小说《邂逅》、《白色的山脉》、《不知道的幸福》、《龙舌兰与月亮》,张文环的小说《顿悟》等,在“隐忍”、曲折之中,表现出对现实的不平,甚至深藏着某些不满与反抗心理,反映出这一时期台湾抵抗文学的某些特点。后期曾刊载皇民奉公会的“岛民剧”。该刊和思想创作倾向明显对立的《台湾文学》季刊,为抗战时期台湾两大主要文艺杂志。
《湖南新时期10年优秀文艺作品选·儿童文学卷》:邬朝祝等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11月版。60万字。选收湖南儿童文学作家1979年至1988年间的优秀作品。上卷收小说和低幼故事;下卷收童话、寓言、诗歌、散文。选入的..
《文艺对话集》:[古希腊]柏拉图着。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9月版。22万字。选译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40余篇对话中有关文艺的部分,有《伊安篇》(论诗的灵感)、《理想国》(卷二至卷三,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理..
中国文艺辞典 : 又名《文艺辞典续编》。中国文艺专科词典。孙俍工编。上海民智书局1931年初版,上海书店1985年1月据初版本影印出版。孙俍工(1894—1962),原名光策,湖南隆回县人。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早年就读于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辞典》:杨亮才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版。69.2万字。以民间文学词目为主,兼收部分民间说唱、戏曲、音乐、舞蹈、美术词目;与民间文学相关的属于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方面的词目也适当选收。共收词..
语言的艺术作品——文艺学引论 : 文艺理论著作。W.凯塞尔著。写于瑞士,从1948—1965年,已出11版。中译本198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陈铨译。W.凯塞尔(Wolfgang Kayser,1906—1960),德国文艺理论家。1933年希特勒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