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艺术研究会 : 1931年8月25日成立于日本东京,由王渊、林新丰、林兑、叶秋木、吴坤煌、张丽旭等留日台湾学生组成,并于同年8月13日发行《台湾文艺》创刊号。这是台湾第一个艺术社团,该会的宗旨是“以文化形体,使民众理解民族革命”,但不久便夭折。1932年3月20日又由留日台湾学生王白渊、张文环、苏维熊、曾石火、吴坤煌、巫永福、刘捷、施学习、魏上春、吴鸿秋、黄坡堂等在日本东京重新发起成立。新成立的台湾艺术研究会成员,后来大多成为台湾新文学运动的骨干。他们明确宣布“以图台湾文学及艺术的向上为目的”。同年7月创办机关杂志《福尔摩沙》,内容以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为主,共发行3期,并以该会名义专门印发《〈福尔摩沙〉发刊宣言》,抨击日本当局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总结以往台湾文化运动的经验教训,鼓励台湾青年积极推行台湾新文学运动,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成为台湾抗日文学中第一个规模较大的文艺社团。该会通过集会等活动,致力于介绍和整理祖国文化遗产,蒐集台湾本地的歌谣传说等乡土文艺,介绍西洋近代文学的创作和批评方法。其成员张文环的小说《落蕾》、《贞操》,巫永福的小说《黑龙》、剧本《红绿贼》,朱点人的小说《岛都》等都是当时较有影响的新文学作品。1933年同台湾文艺联盟合并,改称台湾文艺联盟东京支部。
《契诃夫的戏剧艺术》:[俄]С.Д.巴鲁哈蒂着。贾植芳译。上海文化工作社1951年7月版。10.3万字。共4章。第一章契诃夫所走的道路,论述契诃夫的现代意义,其作品的特征、价值与时代的关系及其对文学的态度。第二章契诃夫的戏..
《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副名:托玛斯·哈代小说研究。聂珍钊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37.6万字。分“田园理想的颂歌”、“威塞克斯农村生活的悲剧”、“威塞克斯农民阶级的前途和命运”、“哈代的思想和艺术..
《德国的文学与艺术》:[法]斯太尔夫人着。丁世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8月版。24万字。作者《德意志论》(1810年)的第二部分。共32章。从一个反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法国贵族女作家流亡德国时的亲身体验出发,向法..
《台湾轶事》:聂华苓着。北京出版社1980年3月版。8.7万字。短篇小说集。作者为美籍华裔女作家,本书收其1949-1964年在台湾所写的10篇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以写实主义手法,塑造了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抒写青年人的情趣,..
大英视觉艺术百科全书 : 视觉艺术大型工具书,大英百科丛书系列之一。劳伦斯·高文、约翰·鲍德曼等编。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出版。中译本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出版。劳伦斯·高文(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