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一代”作家

    “前线一代”作家 : 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苏联文坛上出现的一批写卫国战争题材小说的作家。他们是卫国战争的参加者,当时大都是年青的战士,故称“士兵作家”。在老一代作家和没有参加卫国战争的青年作家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又称“中间一代”作家。他们的小说不同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战争小说,而是以描绘普通战士的遭遇和内心世界感情波澜为主,开辟了新的角度,形成了战争题材文学的新浪潮。主要作品有:邦达列夫的《热的雪》、《最后的炮轰》、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鲍戈莫洛夫的《四四年八月》,巴克兰诺夫的《一寸土》,康德拉季耶夫的《萨什卡》、《致以前线的敬礼》等。

为您推荐

《华北前线》

《华北前线》:[英]詹姆斯·贝特兰着。林淡秋等译。新华出版社1986年7月版。21万字。作者继《中国的新生》后发表的第二本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共12章,主要有“华北事变”、“战时的边区”、“八路军”、“跟贺龙在..

前线

前线 : 又译《战线》,苏联剧本。亚·柯涅楚克著。中译本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肖三译;另有《战线》,1954年时代出版社出版,林陵译。亚·柯涅楚克(Александр Корнейчук,1905—1972),苏联乌克兰..

《刘邓在中原前线》

《刘邓在中原前线》:苗冰舒着。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12月版。15万字。报告文学。记述刘伯承赴新乡与国民党驻军谈判,揭穿美国帮助国民党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国民党将领和美国马歇尔将军瞠目结舌;刘邓大军在马头镇誓师,二出..

《前线》

“前线一代”作家

“前线一代”作家 : 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苏联文坛上出现的一批写卫国战争题材小说的作家。他们是卫国战争的参加者,当时大都是年青的战士,故称“士兵作家”。在老一代作家和没有参加卫国战争..

“同路人”作家

“同路人”作家 : 早期苏联文学界对那些同情并拥护苏维埃政权但还不是无产阶级战士的作家,称呼为“同路人”。指“谢拉皮翁兄弟”、“意象派”、“山隘”、“构成主义者文学中心”、“列夫”等文学..

“内向世代”作家

“内向世代”作家 : 即内向派,当代日本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出现于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是一些思想意识“内向化”、转而把小说场面局限于个人家族关系上,描写自身内部和家庭血缘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