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伤小说

    感伤小说 : 感伤主义文学的一种,也叫感性小说或感伤主义小说。产生于18世纪后期,由英国作家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全称为《游历法兰西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而得名。18世纪40年代英国作家理查生的书信体小说《克莱丽沙·哈娄》等已具有感伤主义因素,可以说是感伤小说的先导。感伤主义或称主情主义是欧洲启蒙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文学流派,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不吝挥泪同情他人以表现心地善良和有教养的流行道德观,表现了对资本主义加速发展而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不满的忧伤情绪。它注重描写个人遭遇,充分流露感情、唤起读者怜悯,是对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抗,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很有影响,故称前浪漫主义。感伤小说多用第一人称和日记、书信、游记等体式。这类作品强调表现善良人的辛酸不幸,包括自己的悲伤或朋友的愁绪,常着重于在涩泪涟涟中现出美与崇高,以激起读者的伤感同情。代表作还有英国麦肯济的《多情男子》,法国卢梭的《新爱洛绮斯》,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俄国卡拉姆辛的中篇小说《可怜的丽莎》等。

为您推荐

理智与感伤

理智与感伤 : 原名《爱丽诺尔与玛丽安》。英国文学著作。简·奥斯丁(见“傲慢与偏见”)著。1812年出版。中译本有两种,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吴力励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孙致礼译。译本约30万字。 约翰·达希伍德..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 文艺学、美学著作。弗·席勒(见“阴谋与爱情”)著。发表于1795—1799年《季节女神》上,1800年出版。 本书提出并论述了两种艺术概括方法的问题,试图用历史的观点考察不同时代艺术的特点。认为..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出版时间:1985-10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 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于1794—1796年间所写的美学著作。这篇著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从古代到当时的文学创作方法上的两种基本倾向,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者结..

感伤主义

感伤的旅行 [英国]斯特恩

出版时间:2009-06 感伤的旅行 [英国]斯特恩 : 【作品提要】 约里克是英国的教士。在他看来,别的游客都是动机不纯、不够格的游客,只有他,掌握了旅游的真谛,才是真正的游客。怀着多愁善感的心绪,他开始了从法国..

感伤的行旅

感伤的行旅 : 游记。郁达夫著。作于1928年,收于《郁达夫游记》,上海北新书店1930年出版。写作者于1928年被国民党迫害外逃的一次感伤的旅行;那“处处可爱”的江南景色和“事事堪哀”的江南人事,无不触动作者忧愤的情..

俄国感伤主义小说

俄国感伤主义小说 : 18世纪后期产生的俄国小说流派,以卡拉姆辛为代表。俄国感伤主义从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艾明的《艾尔涅斯特与多拉芙拉书信集》就是一部感伤主义小说,但尚未形成流派。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