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与灯》

    《镜与灯》 : 美国美学史家艾布拉姆斯的重要著作。1953年发表,于次年获基督教高斯奖。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并对思想史、文学史、美学、文艺理论和比较文学等众多的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全书共有11章。书名中的“镜”比喻精神对客体的反映作用,“灯”则比喻精神照亮它所感知的客体,二者分别用以体现柏拉图至18世纪的文论和浪漫主义文论的不同特征。本书的内容就在通过比较这两种理论,考察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理论的发展过程与基本风貌,故而它又以“浪漫主义理论和批评传统”作为副题。作者认为一部艺术作品可以分解为四个要素:作品、艺术家、自然(或世界)、读者。其中自然(世界)指作品的主体,包括人、行动、观点、感情、事物、事件,以及超感的本质。四要素之间构成了“作品”居于中点的“艺术批评坐标系”。以此来衡量以往的艺术和美学理论,可以把它们分为四类:把艺术作品解释为本质上是对世界外表的摹仿的“摹仿理论”;它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一直延续到18世纪;强调诗的愉悦或道德作用并以之作为诗的最终目的的“实用理论”,以贺拉斯和锡德尼为代表;强调诗是自我表现和激情抒发的“表现理论”,它把诗人的精神特征和活动看作诗的主要源泉和题材,以华滋华斯为代表;把作品当作一个自足的统一体,仅以其自身存在样式的内在标准评价它的“客观理论”,它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现代文艺批评中成为理论等新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对于19世纪前的文艺理论和批评的发展线索做了如下的勾勒:从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摹仿理论,通过希腊罗马时代诗学和修辞学的结合产生实用理论,它持续到18世纪,再进到英国(更早地部分发端于德国)的表现理论。接着下来,艾布拉姆斯评析了摹仿理论,并着重阐述了浪漫主义表现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倾向,评介了华滋华斯、柯勒律治、雪莱、赫兹列特、凯勃尔等人的基本观点,指出了表现理论在文学创造心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分专题讨论了浪漫主义文论在作家个性与作品的关系、自然的真实标准、科学与诗的关系等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参见“艾布拉姆斯”。

为您推荐

《艺术即经验》

《艺术即经验》 : 发表于1934年,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著。主导思想即是把经验看作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的各种情感和意志的表现,是人对刺激的一种反应。他认为任何一个经验都可..

《致康拉德·施密特》

《致康拉德·施密特》 : 恩格斯给施密特的信。写于1890年10月27日。信中在重申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作者着重阐明了在历史发展中社会意识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从而丰富..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 系统研究比较文学的专著,作者基亚是制定当代法国比较文学理论和方针的主要人物之一。此书原为他在巴黎大学文学院授课时的讲稿,1951年在巴黎初次出版。全书包括前言、结论和正文的8..

《艺术》

《创作家与白日梦》

《创作家与白日梦》 :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论文,写于1908年。本文集中反映了他的文艺观点。他从白日梦来论证创作即是想象。“白日梦”是受到抑制的愿望在无意识中得到的实现,即愿望的完成,它..

《批评的功能》

《批评的功能》 : 英国诗人、批评家艾略特著,写于1923年,后被收入他的《论文选集》(1932)。汉语译文近7000字。作者站在古典主义的立场,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功能和方法的看法。..

《为何写作?》

《为何写作?》 : 法国哲学家萨特著,为其文艺理论专著《什么是文学?》的第2章,发表在1947年《现代》杂志上。后来全文出单行本。萨特把文学干预生活作为他创作的根本出发点,而这种文艺思想也集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