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 : 20世纪德国诗人,剧作家和戏剧改革家。现代德语大师之一。西方公认的马克思主义戏剧家。生于巴伐利亚的奥格斯堡。1917年入慕尼黑大学哲学系,次年改修医科,对戏剧发生兴趣。1922年剧本《夜半鼓声》首演,获“克莱斯特奖金”。1924年任柏林德国话剧院艺术顾问。1933年被纳粹政府驱逐,侨居丹麦后到美国。1948年回柏林任剧院院长。他主张戏剧应该使人们得到娱乐,教育和鼓舞,为真理、人性和美服务。戏剧必须有深刻的思想性,这种思想性来源于戏剧家对客观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他为史诗剧(又称叙事戏剧)规定了总的美学原则——“日常生活历史化”,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行为方式,都可以看作是只出现一次的暂时的历史事件,而历史是永不复返的。戏剧是历史的舞台再现。史诗剧要通过剧中人物好坏优劣的各个侧面,辩证地发展地揭示“历史化事件”的复杂过程和原因,以达到寓教于乐和改进社会的目的。他注重“陌生化效果”(又称“间离化效果”)即不要使观众相信他们在舞台上亲眼目睹的事情就发生在此时此地,而是要观众认识到舞台上发生的事情只是记录过去,人们应该以批判分析的态度来看才对。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对东西方戏剧都有很大影响。主要作品:《高加索灰阑记》(1945)、《人就是人》(1926)、《伽利略传》(1947)、《母亲》(1932)、《戏剧浅论集》(1957)以及诗集、歌曲集等。

为您推荐

拉康

拉康 : 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文艺批评家,“巴黎弗洛伊德学派”的创始人。早年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哲学,在巴黎大学学习医学。后任巴黎高等学术研究院教授。他试图借助结构语言学的术语..

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诺夫 : 俄国和国际社会民主运动活动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政治家、文学批评家、文艺学家。生于坦波夫省一小地主家庭。1874至1876年就学于彼得堡矿业学院。1875年参加革命民粹派运..

赫尔德

赫尔德 : 德国狂飚突进时期的文艺理论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生于东普鲁士的莫龙根。父亲是纺织手工业者。他先学医学,后习神学,是康德的学生。1764年在里加的一个教会学校当助理教师,1765年兼在教..

卡西雷尔

马利丹

马利丹 : 法国哲学家、文艺批评家,新托马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从小受基督教教育,1906年改信天主教,1908年开始在巴黎研究托马斯主义。致力于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1914—1939..

梅林

梅林 : 德国政治活动家、历史学家,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先驱。出生于军官家庭。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文学。大学其间受激进民主派影响,参加《未来》日报的工作。1875年与德..

尼采

尼采 : 德国哲学家、诗人,现代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生于普鲁士牧师家庭。曾在波恩大学、莱比锡大学学习,1869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晚年患精神病。早年深受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和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