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学

    渊源学 : 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一个分支。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的来源,称为渊源学,旧译源流学。这种研究是从终点的接受者角度出发,去探求放送者(输出者),考察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所曾吸取和改造的外来因素。它往往揭示出一种因果关系。这种研究在西方最为成功,出版了大量的资料、调查结果和研究著作,所以一般认为它是最典型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根据法国学者梵·第根的分类,渊源的方式有五种:(1)笔述的渊源即见之于文字的渊源。这是较容易发现的、也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一种。不仅要研究明确的文字资料,即作品之间显而易见的那些主题、题材、人物、情节等的相似,而且要发现那些不那么清晰、不太完整的相似,去探求出它们间的渊源关系。因此,须要以作品产生的条件、创作过程的资料、作家的情况如接受者或接受国文学中的传记、感想、评论、序、跋等来补充。(2)口传的渊源,指并非见诸文字,而是某次听到的故事、某次交谈、某段逸闻、某首歌等等,给作家提供了创作的思想和题材。它往往成为一位作家的某一段文章、某部作品,甚至全部著作的一个基础。梵·第根举了一些欧洲的例子,说某些谈话曾引起或促进了意大利彼得拉克的诗歌踏进西班牙。(3)“印象”的渊源,指风景、艺术品、音乐等在视觉和听觉中的“印象”,勾起创作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有了它的色彩、气氛或音响。例如歌德的意大利之行使他摆脱了魏玛的宫廷生活,接触了古代和文艺复兴的艺术,为他后期的创作打下了现实主义的基础。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在高加索的生活,使作品具有特殊的色彩。(4)直线式的渊源,或称孤立的渊源,研究的目的是从一部作品中重新找到另一国文学作品的渊源。可以是题材,可以是情节或细节,也可以是思想。这方面需要细心的考证,成绩也最大。“主题”的渊源是极受注意的一个方面,梵·第根认为,文学中主题的“发明”是很稀少的,作家往往把老的、旧的模式修改一下注入新意而已。例如善良忠贞战胜邪恶残暴等。(5)集体的渊源,或称“圆形研究”,指一个作家不是受一部外国作品或一国文学的影响,而是受许多外国文学的影响。换句话说,是以一个作家为中心点,探讨他受益于外国文学的一切。这种研究是以这位作家所接触过的全部文献资料为基础的,需要立一个清单,包括他的全部读物、私人日记、笔记、朋友们的回忆录、书信等等,通过这种精密研究,发现他是如何受外来影响进行自己创作的。以上这五种形式构成了渊源学的主要内容。

为您推荐

《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

《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刘声木着。徐天祥点校。黄山书社1989年12月版。40.2万字。将1929年刊《直介堂丛刻》本所收《桐城文学渊源考》13卷及《补遗》13卷和《桐城文学撰述考》4卷及《补遗》4卷合为一书。简称“桐..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陈寅恪(1890-1969)着。商务印书馆和三联书店1954年出版。陈氏系江西修水人,史学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国学熏陶,后曾留学美国、瑞士、法国、德国等知名学府。熟谙多种语言文字,精研佛典,熟悉西方社会科学方法..

伊洛渊源录➀

伊洛渊源录:哲学着作。14卷。宋*朱熹撰。记周敦颐以及程颐、程颢门下弟子言行。身列程门而言行无所表见者,亦录其名以备考。撰者旨在以前贤矜式后人。书成于乾道九年(1173)。自始,宋人谈道学者分为两派,门户分明,水火相争..

宋学渊源记➀

《中国新文学渊源》

《中国新文学渊源》 : 任访秋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由《李贽与晚明思想解放及文学革新运动》《十七世纪初中国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者——袁中郎》《晚明的文化革新运动与中国十七、十八世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