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学 : 一门研究同一文学作品的题材在不同国家文学中的发展变异的学问,是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一个分支。人类社会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大致相同的社会生活背景,各国文学中必然出现一些大致相同的文学题材。人类起源这一题材在各族神话和民间传说中有不同的表现和发展。题材容易与主题相混淆,主题即通常所说的主题思想,而题材是作品中清晰的故事轮廓。由于人类社会经济基础所支配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有共同之处,各国文学就出现了许多相似的题材。例如《聊斋志异》中的《促织》写了人变成虫(蟋蟀),而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也写了人变虫(大甲虫)。这种相同的题材在中外文学作品不少,如我国还有“庄生梦蝶”、“薛伟化鱼”、甚至“梁祝化蝶”等等。又如“无生”化“有生”的主题,可有相同的题材来表达。唐杜荀鹤《松窗杂记》载,有个名叫赵颜的进士从画工那见到一幅美女图,赵便有意娶之为妻,画工说此女名叫真真,后来赵颜多次呼唤画中之女,她果然活了。中国的这个故事引动了后代不少诗人以“真真”为象征艳情的典故,明代戏剧家吴炳还写了《画中人》一剧。这种题材在古希腊也有,并且也为后代的文人们改编成诗歌或戏剧。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