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

    互文性 : 又称“文本相互作用性”、 “本文间性”,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对任何一个本文的解释都离不开其他本文,本文与本文之间存在着边界与沟通。后结构主义认为,本文的系统是自我参照的系统,在这系统内,踪迹可以把整个“结构”联结起来。本文和读者、本文和本文的清晰划分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如果我们要接近一篇本文、它就必定有个边界,这是不可能的,按照德里达的原则,一篇本文不再是完成了的作品资料体,内容封闭在一本书里或字里行间,而是一个区分的网络,一种踪迹的织体,这些踪迹无止尽地涉及它自身外的事物,涉及其他区分的踪迹。

为您推荐

流传学

流传学 : 又称“誉舆学”,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作为放送者的某个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声誉、成就和影响。是从起点(放送者)出发,目的是找到“终点”(接受者)。流传学研究的问题很广..

文学代码

文学代码 : 又称“文学信码”,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概念。罗朗·巴尔特认为文学主要有五种代码:释义代码,通过这种代码,文本中产生一个谜,而最终谜又解开;寓意代码,这种代码决定文本的各种主题;..

意义空白

意义空白 : 接受美学文学批评的一个概念,指一部作品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需读者填补的意义空缺部分。德国批评家伊瑟尔认为,作品文本是作家有意识活动的产物,部分地左右读者的反应,但总是包含一..

姿势

期待视界

期待视界 : 又称“期待视野”,接受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德国的姚斯提出,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在阅读活动中,与接受主体的期待视界相对的是接受对象..

文本间模式

文本间模式 :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概念,指由文学代码与诗学模式背后的东西诸如现实、真理、作者或读者等所构成的模式,它使得文学更远地脱离再现功能。罗朗·巴尔特由此得出关于再现的新考虑,他..

构架

构架 : 新批评派重要批评家兰色姆沿用的术语,指诗中能用散文加以转述的部分,也即作品的意义得以连贯的逻辑线索。它是诗的逻辑核心,或者说诗可以意释而换成另一种说法的部分。兰色姆指出,构架的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