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质

    肌质 :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肌质”(texture)一词用来指作品的语言,描绘的是语言所产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些形象形成了作品的种种外表特征。这个术语的引伸义则是指用语言表现所有可感知的现象。目前这一术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人们认为,词语具有一种表现的或模仿的功能,这种功能使语言能够更直接地表明它所包含的意义。这种认为语言具有拟声性质的观点并非从未遇到过挑战,然而人们还是一致认为,这种能产生特殊的感觉效果的技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既可以从使用的手段的角度,也可以从获得的效果的角度来描述语言的肌质,诸如半谐音、谐音和头韵等押韵技巧可用来达到不谐音和谐音的效果。蒲伯的名诗《批评论》就是这样。塞缪尔·约翰逊力图证明,是心灵支配耳朵而非耳朵支配心灵。他引述了一些具有相同肌质特质的诗行,而且颇具说服力地阐明:甚至最伟大的韵律大师也不可能使一些韵律规则一成不变。从亚里士多德到理查兹,不少批评家和理论家曾就语言所表述的事物和语音之间是否有天然的联系这一问题争论不休。瑞恰兹在《修辞哲学》(1936)中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词之所以显得特别地贴切和富于表现力,是由于具有相同词素的其他词在读者心中起着陪衬作用。

为您推荐

形神

形神 :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形神论的源头,最早可以上溯到庄子。在庄子关于畸人之美的见解中,就包含了重神轻形的思想。庄子认为,形(外在的形状)与神(内在的神明)可以是不统一的,“形残..

熏、浸、刺、提

熏、浸、刺、提 : 近代梁启超用以指小说艺术感染力的概念。语出其《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而人们特别偏爱小说的原因,在于小说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境界,使读者得到..

文体

文体 :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文体即表达方式,可用语言学的术语来描述它,它之所以具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是由于非语言的因素的缘故。换言之,文体是语言的一方面,是所有的语言都具有的普遍特征,而不..

情结

性灵说

性灵说 : 明清诗论中强调诗歌抒发性情的论诗主张。“性灵”一词,六朝人文中已颇常见,如《文心雕龙·原说》:“性灵所钟”;《颜氏家训·文章》:“陶冶性灵”;《梁书·文学传论》:“夫文章妙发性灵,..

含混

含混 :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传统意义上,“含混”通常被视为文学创作的一大弊病。然而现代文学批评却把它变成了优点,使之大致接近于“丰富”和“巧智”的意思。有两个因素促成了该..

诗品出于人品

诗品出于人品 : 清代刘熙载对作家道德修养、创作个性与其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关系的认识。语出《艺概·诗概》:“诗品出于人品。人品悃款朴忠者最上,超然高举,诛茅力耕者次之,送往劳来,从俗富贵者无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