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论集》

    《文艺论集》 : 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郭沫若的文学论文集。1925年出版,收作者的早期文艺论文30余篇。其中的一部分论文,阐述了作者对文学的本质、体裁以及社会作用等问题的看法。作者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世界,是表现而不是再现;因而文学中最能体现本质的是抒写情绪的诗歌,而不是叙事性的小说和戏剧。在谈到文学的社会作用时,作者认为艺术是无所谓目的的,它是人性的自然表现,但是它对于人类的作用又是巨大的。它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精神情操,美化生活,而且也能改造外部社会,推动历史的发展。从这些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所阐述的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文学观,其中也包含了表现主义与唯美主义的因素。此外,集中还收了一部分作者对于当时文坛动向的评论文章,象《太戈尔来华的我见》,《论国内的评坛以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等篇。这些文章,作者从自己进步的浪漫主义文学观、思想观出发,提出了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同时,要着重于创作的主张,并对于国内文坛提倡东方封建主义文明的逆潮加以了尖锐的批评。整部论文集,全面地反映了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不仅对于我们研究他的文艺观有着史料价值,而且其中的一些文学观点也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为您推荐

胡风文艺思想批判

胡风文艺思想批判 : 新中国建立初期对于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是在文艺界借文艺思想论争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思想批判运动。早在40年代,胡风与当时的一些革命文艺工作者在文艺思想上就存在许多分歧..

文艺自由问题的论争

文艺自由问题的论争 : 3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场文学论争。1931年底,《文化评论》创刊号发表社评《真理之檄》和胡秋原的《阿狗文艺论》,以“自由的知识分子”的姿态,在批判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

中国文艺协会

中国文艺协会 : 抗战前夕成立的革命文艺团体。1936年11月22日成立于保安县即志丹县,发起人有丁玲、伍修权、徐特立、徐梦秋、成仿吾、李伯钊、陆定一等人。会名根据毛泽东提议而定。成立大会通过会..

无名文艺社

抗战文艺运动

抗战文艺运动 : 随着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全国文艺界出现了广泛而热烈的抗战文艺运动。首先,抗战初期全国文艺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初步形成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1938年3月成立的中华全国文..

民族主义文艺

民族主义文艺 : 出现在30年代初的一种反动文学主张和运动。1930年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日益发展壮大的形势下,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组织了一批政客和文人王平陵、朱应鹏、范争波、黄震遐等,提倡“民族主..

延安文艺座谈会

延安文艺座谈会 : 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由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集的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座谈会是为配合党对学风、党风和文风的整顿,及时纠正当时延安文艺界思想上的某些混乱和文艺创作方面的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