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格》

    《诗格》 : 唐代王昌龄所撰之论诗专著。《新唐书·艺文志》载王昌龄《诗格》二卷,但宋人已疑为伪托。据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确为王所作。是书侧重探讨诗歌创作的方法技巧,如诗的立意、格调、语言、声律、结构等,不乏精到之见。其中最有理论价值的,是对“境”的论述。《诗格》提出“诗有三境”,对诗歌的描绘对象作了分类。所谓“三境”指的是“物境”、“情境”、“意境”。王昌龄接触到艺术创作中主客观的相互作用问题:“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这些,对于后来意境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诗格》还提出“诗有三思”,即“生思”、 “感思”、“取思”,这是诗人创作获得文思的三种不同方式。“生思”是“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是触物起兴; “感思”是吟讽前人诗文有所得而产生文思;“取思”则是“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是一种有所感于心而寻求一个恰当的表现客体的构思过程,是主观对客观的投射。通行本有清人顾龙振编选《诗学指南》本。

为您推荐

《情采》

《情采》 : 《文心雕龙》篇目,刘勰用以指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情”本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引申为文学作品的内容;“采”即文采或辞采,这里引申为文学作品的形式。刘勰认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四六话》

《四六话》 : 书名。宋王铚作。2卷。此书系评论宋人表启之文。六朝及唐,四六文词虽骈偶,而格取浑成;唐末五代,渐趋工巧;宋代沿流扬波,愈竞精切,形式上多追求纤巧。此书亦反映了这种倾向,所论但较胜..

《苕溪渔隐丛话》

《苕溪渔隐丛话》 : 南宋胡仔所编之诗话集。胡仔字元伍,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晚年曾卜居苕溪,自号“苕溪渔隐”。此书为继阮阅《诗话总龟》而作,《诗话总龟》一名《诗总》,为北宋诗话总集。然阮..

《岁寒堂诗话》

《石林诗话》

《石林诗话》 : 诗话。南宋叶梦得撰。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能诗词,为一时名家,风格近苏、辛一派。其诗论虽也多字法、句法评点,但主张浑然天成,得自然之妙。如评杜..

《紫微诗话》

《紫微诗话》 : 诗话。南宋吕本中撰。本中曾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故诗家称为“吕紫微”,诗话因以此为名。1卷,共90则。作者属江西诗派,其主要诗歌理论,散见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及刘克庄《江西..

《诗式》

《诗式》 : 唐皎然所撰之论诗专著。《诗式》之命意,本在示人以作诗之规矩法度,但所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皎然论诗,首标自然,要求诗歌创作以诗人的感受、情兴作为出发点,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