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变》

    《通变》 : 《文心雕龙》篇名,刘勰用以指文学的继承和革新。“通变”源出《易传》。《系辞上》说:“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变即是变化,变革,通即是继承。刘勰认为,文学要发展,首先必须有所继承,因为不同时代的文学,总有一些因素是共通的,这些共通的因素是代代相传的;同时,文学还必须不断革新,因为不同时代都有自己不同于前代的特点。他说:“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这也就是说,诸如诗、赋、书、记一类文体的名称及基本特点,是基本不变的,而文辞气力等因素,则是变化无端的。因此文学要发展,便离不开继承革新。所以刘勰既强调要以经典为宗,同时又要根据今天的情况,“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因”与“革”相互为用。在刘勰之前,陆机已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创新主张,萧子显也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而刘勰的“通变说”,显然更为全面深入、更为系统,

为您推荐

《岁寒堂诗话》

《岁寒堂诗话》 : 诗话。南宋张戒撰。张戒字定复,一字定夫。绛州正平(今山西绛县)人。《岁寒堂诗话》和宋代诗话大多侧重诗歌形式技巧不同,而较为注意诗的思想内容,兼及诗歌艺术特点,且有较为系统..

《石林诗话》

《石林诗话》 : 诗话。南宋叶梦得撰。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能诗词,为一时名家,风格近苏、辛一派。其诗论虽也多字法、句法评点,但主张浑然天成,得自然之妙。如评杜..

《紫微诗话》

《紫微诗话》 : 诗话。南宋吕本中撰。本中曾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故诗家称为“吕紫微”,诗话因以此为名。1卷,共90则。作者属江西诗派,其主要诗歌理论,散见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及刘克庄《江西..

《诗式》

李攀龙

李攀龙 : 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力延师,奋力自学。嗜好诗歌,颇有才情。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后历任员外郎、郎中。在任顺德知府..

《彦周诗话》

《彦周诗话》 : 诗话。南宋许��撰。1卷。��字彦周,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少孤苦而嗜书”。认为“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若含讥讽,著过恶,诮纰..

《词论》

《词论》 : 词论。北宋李清照著。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为北宋著名词人, “婉约派”的重要代表。《词论》当作于李清照创作生涯的前期,是北宋末年最早出现的一篇词学专论,代表了婉约词人对词的基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