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辩》

    《九辩》 : 《楚辞》篇名。宋玉作。“九辩”本古曲名,作者借以为题。王逸认为是宋玉闵惜屈原而述其志之作。今多怀疑此说,认为是宋玉抒发自己“贫士失职”的不平与感慨。《九辩》是一首自叙性的长篇抒情诗,其性质与《离骚》类似。篇中反复强调自己忠而有才,但不被楚王了解,更受奸谗排挤,以至失职穷困,进退失所。对楚王的指责和对谗人的揭露都比较鲜明而尖锐,但追求真理、坚持抗争的精神远逊于《离骚》。它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且句法多变,语言优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中有关秋景的描绘历来脍炙人口,对后世文学中“悲秋”传统的形成影响很大。参见“宋玉”。

为您推荐

《楚辞集注》

《楚辞集注》 : 《楚辞》研究著作。宋朱熹撰。8卷,另附《楚辞辩证》2卷、《楚辞后语》6卷。《集注》据王逸本而删去《七谏》、《九怀》、《九叹》、《九思》,增入贾谊的《吊屈原》、《鹏鸟赋》;将..

《渔父》

《渔父》 : 《楚辞》篇名。王逸题为屈原作。内容为记述屈原在流放中与一渔父的问答之辞,旨在表现渔父的“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同屈原的决不向世俗妥协、向邪恶低头的两种人生态度的尖锐对立,以彰..

《卜居》

《卜居》 : 《楚辞》篇名。王逸题为屈原作。篇中写屈原被放逐,“三年不得复见”,心烦意乱,不知所从,往请太卜郑詹尹决疑。屈原先提出一连串世道不清、是非颠倒的疑问,詹尹表示龟策占卜无法决定这些..

《诗三家义集疏》

《楚辞通释》

《楚辞通释》 : 《楚辞》研究著作。清王夫之撰。14卷。篇目依王逸《章句》而删去《七谏》以下5篇,增入江淹《山中楚辞》、 《爱远山》和他本人的《九昭》,共44篇。各篇分段立释,每篇有解题。此书略..

《诗经通解》

《诗经通解》 : 《诗经》研究著作。近人林义光撰。不分卷。此书体例:诗篇正文之下,每章有简要注释,每篇之后分列“篇义”、“别义”、“异文”3部分。“篇义”选录诸家说解,“别义”多驳斥前人误说..

《楚辞灯》

《楚辞灯》 : 《楚辞》研究著作。清林云铭撰。4卷。卷首列《史记·屈原列传》,又附《楚怀襄二王在位事迹考》,并在其中考订叙述屈原事迹和作品年代;删去旧本“续离骚”部分,只收屈原作品,将《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