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 : 是抗日战争特定历史时期和解放区特殊环境里产生的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主要描写山西农村生活的小说流派。也有人称之为“赵树理派”或“山西派”。又因该派解放后的作品多发表在山西文艺刊物《火花》上,故还称为“火花派”。山药蛋派的崛起是新文学向大众化、民族化发展的结果,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向的体现。赵树理1943年创作的《小二黑结婚》是山药蛋派的奠基之作,随后他创作的《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不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逐渐形成了山药蛋派的基本风格特色。山药蛋派的读者对象和写作对象都是农民,主要揭示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矛盾,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使人受到教育。该派作品继承了传统的民间说书手法,故事性强,运用了地道的群众化、口语化的语言。该派最大的贡献是写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使文艺普及到群众中去。该派在40年代崛起,60年代成熟,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

为您推荐

《山药蛋派作品选》

《山药蛋派作品选》:高捷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8月版。30万字。“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丛书”之一。收赵树理、马烽、西戎、朿为、孙谦、胡正的代表作28篇,反映这个流派的共同倾向和主要成就。作品取材于山西农..

“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山西派”/“‘

“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 赵树理等山西作家因创作上有某些共性而被称为“山药蛋派”。马烽、西戎等的共性①地域:长期生活、工作在山西,作品写的也多为山西农村生活; ②写作与农村“实际..

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影响到许多作家,特别是山西作家,如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等,这些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与赵树理相仿,既注重把创作同农村“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又保持了山西浓郁地域特色,既及时去表现新的天地和人群..

山药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