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

    海派 : 在20年代到30年代之间,上海文坛出现了风靡一时的集中反映十里洋场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的文学流派——现代海派小说。海派文学形成的历史是比较复杂的,从清末才子佳人小说到“五四”后新才子佳人小说,上海滩腐朽的社会风气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各个时期的海派小说中都打上了深深的印记。现代海派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是张资平、叶灵凤、穆时英、曾虚白等人。此派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有着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些作家曾参加过进步的文学团体。他们没有形成正式的组织,也没有发表过共同的宣言和纲领,但他们在思想倾向、审美趣味和创作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以都市生活为题材,描写青年男女的种种爱情纠葛,在某些方面承袭了鸳鸯蝴蝶派的糟粕,但又摒弃了旧小说的写法,多采用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他们的作品总的讲格调庸俗、趣味低下,有的甚至流于贩卖色情的商品文学。但其中也有某些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为您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海派小说专辑》

《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海派小说专辑》:魏绍昌主编。上海书店1990年5月版。130万字。10册。所谓“海派”是指由于特殊的历史渊源和畸形的都市环境所形成的文学流派,它产生于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海派作者当时大都游离..

“海派”小说

“海派”小说:初期具有“现代质”的海派小说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过渡的描写都市,首次提出“都市男女”的主题,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是第二代海派。新感..

京派与海派之争

京派与海派之争 : 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现代文坛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上海商业文化的繁荣,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现代书报业、出版业的发达为海派文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在上海出现了一批作家,他们依托..

海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