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 : 是“文化大革命”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1967年5月江青《谈京剧革命》(1964年7月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同年《红旗》杂志第六期为此发表的社论《欢呼京剧革命的伟大胜利》中说,“京剧革命的胜利,宣判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破产,给无产阶级新文艺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纪元。”同年5月、6月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活动期间,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以及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钢琴伴唱《红灯记》等八个“样板戏”同时在首都舞台上演,历时37天,演出218场。5月31日《人民日报》以《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为题发表社论,说八个戏“宣告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破产。”6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会演结束,号召“把革命样板戏推向全国去”。此后,“革命样板戏”便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演出,还改编成各不同的剧种并拍摄成电影广为传播。有些样板戏的片断还被编入学校的教材。“革命样板戏”中有些剧目是较好的,如《红灯记》、《沙家浜》等,而且这些剧目实际上都创作于“文化大革命”之前,而江青等人利用样板戏为自己树碑立传,把样板戏固定成一种僵死的模式以控制文艺的发展,使全国文艺舞台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凋零局面,给文艺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并带来了极坏的影响,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后,这种影响才逐渐肃清。

为您推荐

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 : 是“文化大革命”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1967年5月江青《谈京剧革命》(1964年7月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同年《红旗》杂志第六期为此发表的社论《欢呼京剧革..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 1936年春,为贯彻党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为弥补“国防文学”口号本身含义上的缺陷及纠正其右倾错误倾向,鲁迅与茅盾、冯雪峰、胡风等共同商量,拟议提出“民族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 : 指“五四”时期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改革运动。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初步展开文学革命的讨论,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冲..

《革命歌谣选集》

清末“诗界革命”(诗歌)

清末“诗界革命”:清末的诗歌改良运动。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黄遵宪举起“诗界革命”的旗帜,提倡“我手写我口”,反对崇古卑今和盲目崇拜同光体,要求诗歌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人..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诗歌)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简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提倡的创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提倡我们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

样板戏_

样板戏: 全称革命样板戏:。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的特有称谓。1964年6~7月,在全..